查看原文
其他

成人感染后只是“上火” 亲吻传递病毒如何导致小婴儿丧命?

2017-09-26 还是个宝宝的 中国科普博览


等你点蓝字关注都等出蜘蛛网了


最近,笔者看到一则非常让人痛心的新闻,由于在她出生时母亲的一个亲吻,少女不幸罹患重疾并最终瘫痪。


孩子就像上天赐予家庭的礼物一样,理应得到家庭成员的关爱,而亲吻是我们最常表达爱意的方式。这篇报道自然引起了众多读者(特别是新生儿父母群体)的担忧。


图片来自腾讯新闻


根据新闻的描述,瘫痪的少女很有可能是因为在出生时,被来自母亲唾液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在人群当中的流行度非常高,并且大多数人是无症状携带者;它的发病期具有强感染性,即使在非发病期,也有传播的风险。


单纯疱疹病毒(图片来自网络)


单纯疱疹病毒通过人与人的密切接触传播,例如亲吻时通过唾液传播。新生儿的免疫系统缺乏对该病毒的抵抗能力,相对于成年感染者,(未经治疗的)新生儿感染者病死率高,完全恢复的概率低,即使经过救治,也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脑损伤后遗症。


那么,单纯疱疹病毒到底是何方神圣,造成少女瘫痪的元凶是它吗?新闻中的所提到的复发又是怎么一回事?最后回到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我们究竟能不能亲吻小baby呢?


单纯疱疹不“单纯”


在病毒家族里,通常会出现一两个危害世间的“妖艳贱货”。但是要说起一家子都是“妖艳贱货”,疱疹病毒家族如果认第二,其他病毒不敢认第一。


目前,已知的与人类疾病相关的疱疹病毒有八种(如下图所示)。要介绍这一家子,怕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随手举个例子, EB病毒——西方国家“接吻病”的元凶。


与人类疾病相关的疱疹病毒


中国EB病毒在幼儿中的感染率高达90%,而西方国家EB病毒的初次感染多见于大学新生。EB病毒通过人与人接吻传播之后,引起人体单核细胞增多症,俗称“接吻病”。另外,在中国南部城市中较为多发的鼻咽癌,也与EB病毒密切相关。


本文重点关注容易导致新生儿患病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和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


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单纯疱疹病毒2型就像“双胞胎”兄弟一样,具有很高的相似度,只有通过病毒的核酸分析才能将其区分开来。并且两种病毒在血清里诱导产生的抗体,可以一定程度上进行交叉保护。简单说来,就是我们的免疫系统对这两兄弟“傻傻分不清楚”,然后容易将其认错。


但是,在传播途径和临床症状上,1型和2型基本上属于本是同根生,后期却“分道扬镳”的典型。1型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特别是经唾液传播,主要引起人体面部和腰上的皮肤、粘膜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2型主要通过性传播,并且新生儿可以通过母体生殖道感染。主要引发人体生殖器和腰以下的皮肤和粘膜病变。 



初次感染VS复发感染


病毒就是个吃人类“软饭"的小家伙,离开了人类这个宿主就不能独自存活。单纯疱疹也不例外,它为了能完美地寄生在人群当中,进化出了“一次感染,终生待机”的特点。


通过人与人密切接触后,具有感染性的病毒进入到新的宿主体内,完成新一轮的感染,这一轮的感染被称为“初始感染”。


初始感染完成后,病毒就“超长待机”藏匿在神经系统当中。神经系统是人体少数几个具有“免疫豁免权”的系统之一,病毒潜伏于此,逍遥法外。当宿主系统出现发热、创伤等危机时,潜伏的病毒经过再激活,病情发生反复,就称为“复发感染”。


1型病毒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和进入体内后,会引起人体口腔粘膜水泡,也就是俗称的“上火”。水疱中的浆液里主要是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病人会出现发热、患处刺痛和红肿的症状,这是免疫系统对入侵病毒产生的炎症反应所致。


随后,大量的病毒就顺着神经四处寻觅藏身之所。这些潜伏的病毒就是引起以后复发性水疱或者溃疡的罪魁祸首。


以上是1型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但是多数情况下,疱疹病毒的感染仅有轻微症状甚至没有症状。这一点,正是疱疹病毒的“诡秘"所在。


大多数人意识不到自己携带疱疹病毒,在无症状的发病期,唾液中有大量的感染性病毒而不自知,从而通过亲密接触,例如亲吻传给别人。


2型病毒主要通过生殖道传播,从而引起生殖道疱疹。其在体内的潜伏机理与1型病毒相似。2型病毒感染首次发作之后,常出现复发症状,但往往不会像首次发作那样严重。另外,2型病毒与艾滋病毒就像一对难兄难弟一样,伴随出现并且相互影响。


单纯疱疹病毒患者(图片来自网络)


终生相随


大千世界,有很多种“毒”,有些毒见血封喉,一招致命。还有些毒并不会马上致命,一旦服毒,伴随终生,平日无忧,但到月圆之夜,让人痛不欲生。


疱疹病毒就是这样,一旦感染,终生相随。因为疱疹病毒进化出来的寄生方式,我们的免疫系统可以对其产生抗体,但却不能将其从我们体内彻底地清除出去,于是人体经感染之后终身携带疱疹病毒,并且时而复发。


大多数人都感染过1型病毒。新生儿出生之后的六个月内,母乳中存在的1型病毒抗体能起到暂时的保护作用。所以,人体1型病毒的感染高发期在6个月到3岁之间。成年之后,70%-90%的人都会出现1型病毒抗体,提示其既往的感染历史。


社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群中1型病毒抗体出现的时间早于发达地区人群,这些都与卫生条件、保洁意识和人群密集程度相关。


由于1型与2型传播途径的差异,2型的感染人群年龄远晚于1型。2型病毒的感染与首次性接触的时间密切相关,它的感染一般发生在青春期之后,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它大概有15%-30%的流行率。


新生儿感染


根据新英格兰杂志的文章报道,以美国为例,新生儿单纯疱疹的发病率为1/1700~1/12,500。哪怕是在现代医学的范畴下,这依然值得我们重视。


在所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人群当中,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新生儿(小于6周)感染最高死亡率为65%(死亡病例主要来自于弥散性感染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只有不到10%的新生儿能不经治疗就恢复正常。对于成年人而言这可能是不治自愈的自限性疾病,但当免疫系统机能尚未发育完全的新生儿患病时我们却不能疏忽大意。如果发现自己的小宝宝出现了”疱疹”的症状,各位读者应当引起一定的重视,及早就医。 


另外,很多新生儿感染者并不会出现典型症状。现在已知的新生儿感染病例中,30%来源于1型病毒,70%来源于2型病毒。最常见的1型疱疹病毒的感染,是由于刚出生的婴儿被携带疱疹病毒家庭成员亲密接触所致。2型疱疹病毒则主要是在新生儿生产过程中感染,或者属于先天感染。


备孕的孕妇应该做好病毒筛查,如果出现2型病毒阳性,可接受抗病毒治疗之后再计划怀孕。此外,如果是孕中受到2型疱疹的感染或者复发感染,可依从医嘱,接受剖宫产以降低母婴传播的概率。


在极端情况下,藏匿于神经系统的病毒可能入侵新生儿脑部,引起疱疹性脑炎,如治疗不及时可能造成患儿死亡。此外,部分经过救治的新生儿患者会留下永久性神经系统损伤的后遗症,造成运动、言语技能发育迟缓甚至部分丧失。


有报道称,我国新生儿疱疹性脑炎的发病率仅为百万分之一左右,属于罕见病范畴。该数据是否详实尚待核实,不过这也可以从我们的生活经验得到很好的佐证。


过去,由于生理卫生相关知识普及程度不够,亲吻新生儿是家庭中习以为常的举动,也没听说过谁家孩子因为被亲吻感染了疱疹性脑炎。而现在,全民卫生意识都有了极大提高,保健相关的资讯又呈现爆炸趋势,我们了解了很多从前没有留意过的卫生细节,同时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极端病例也因为媒体的渲染而被广大民众了解。


最后,我们来回答开篇提出的问题。


1

新闻中的这位英国少女感染的是什么疾病?


综合新生儿感染疱疹病毒出现的症状(永久的神经系统损失),传播途径(亲吻,经唾液),以及初始感染后出现复发感染的特征,这基本可以验证我们的结论:新闻中提到的病例极大可能是新生儿出生时通过与母亲的密切接触,感染了1型单纯疱疹病毒,继而引发疱疹性脑炎,最终造成神经系统严重损伤。


2

为何新闻中提到了复发一说?


文章开头就提到,疱疹病毒可以藏匿于神经组织中,从而躲开免疫系统的绞杀,并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死灰复燃。因此很多人的口腔黏膜溃疡十分顽固,稍有熬夜等外界刺激便会发作。


这样的病人在国内往往被一句“上火”打发了事,做一些无谓的“下火”治疗,然后等待免疫机能恢复后自愈。病好之后“上火”“下火”的一套理论歪打正着,不仅作为成熟的医学理论为中国人熟知,更是上升到了文化乃至哲学的高度。


殊不知,这些“上火”的症状,不过是藏匿在每个人身体中的不死之毒——疱疹病毒所引起。对于成年人来说,它们的把戏不堪一击,大多数情况等待症状自愈即可。可是,我们又不能将身体中的病毒完全清扫出去,搞不好什么时候它们又要杀个回马枪,令人心烦。


3

到底能不能亲吻新生婴儿?


为了最大限度的预防新生儿疱疹发生,并且鉴于人群当中的单纯疱疹病毒的高流行度,对于刚出生的婴儿,我们建议不要对其亲吻或者有太过密切的接触。


当然,新闻中提到的“母亲一个吻,baby毁终身”确实有猎奇的嫌疑,不过从科学角度讲,也绝非是天方夜谭。即便新生儿疱疹发展为疱疹脑炎的几率确实极低,大人的嘴相对于婴儿稚嫩的免疫系统来说还是太脏了。而且除了疱疹脑炎,通过唾液传染的常见疾病有几十种之多,随便哪一种都够让小baby们好好喝上一壶了。


为了让小baby们平安度过生命中最初也是最为脆弱的几个月,成人们应当好好的呵护他们,用科学的方式体现对他们的关爱。


如果小baby们实在太可爱,让我们忍不住想亲,那就请亲他们的小脚丫吧!



参考文献:

1,《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

2,《Medical Microbiology》

3,《医学微生物学》

4,Corey L, Wald A. Maternal and neonatal herpes simplex virus infection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9, 361(14): 1376-1385.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缪子文化 无心妹子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期热点



独家珍藏

《中国科普博览》

科学无价

扫描购买


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联系webmaster@kepu.net.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