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能否一劳永逸地消灭我的孤独、焦虑与嫉妒

韩东 楚尘文化 2021-03-31


孤独、焦虑、嫉妒。它们深深根植于人类古老的灵魂中,每个人都有,许多人早已习以为常。


本文节选自诗人韩东的《夜行人》,是作者对它们冷静的分析。根本的药方其实都很普通,只是可能我们总容易忘记,或不愿承认,这时就需要有人来提醒一下。


韩东的提醒,不妨一试。




01.

孤独


孤独是一种经验,每个人都会有。它的感受就是相异,相异于周围的人或者事物。有肉体上的孤独,就是一个人独处。也有人群中的孤独,就是某种无法沟通和交流、不被认可的感受。


孤独的程度有深有浅,极端的情况下可置人于死地。因此孤独作为一种社会的惩罚手段古已有之,并沿用至今,像开除党籍、国籍(驱逐出境)、 隔离、囚禁、流放充军等等。其目的就是将个人从他熟悉且十分必需的环境、组织、地区和文化中剥离出来,裸露在陌生虚无的境况中。


人是社会动物,生活在特定的关系网中。他古老的灵魂早已习惯于此,脱离集体、他人、具体的社会关系他将无法生存。


萨特的名言 :他人是地狱。在某种情况下这是对的,但就人的本性而言,他人不仅不是地狱,而且是生存的基本保证,就像空气、水和食物。 


社会有其主流生活,从中脱离并非是脱离集体。在所谓边缘的生活中人们依偎得更紧,组成各种各样的小圈子、小团体,就是为了保有这必需的空气、水和食物。真正“脱轨”的边缘人物是有的,他们或流落至荒山野岭,或待在疯人院中,或终身锁闭于一室。他们的孤独可能达到某种极端的非人程度,成为严格定义上的行尸走肉。


然而孤独并不总是强制性的。


有某种为了生存或扩张的需要进行的自愿的孤独,如移民和旅居国外的人士。语言不通、缺乏保障、诸事艰难、难以融入当地的社会,加上乡愁,使他们的灵魂饱受孤独之苦。小团体、小圈子、小社会的建立是补救之道。此外,这种自愿的孤独者还有其信念的支撑,可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得到身处社会的认可,发财甚至进入上层阶级。对他们而言,孤独是暂时的、可以忍耐的。但真正实现其梦想,非得脱胎换骨不可。实际上,所有离乡背井外出闯荡生活的人都会体会到类似的孤独之苦,哪怕是在国内。但就其程度和伤害性而言应该轻微得多。


脱离一种集体、一种关系而进入另一种,在完全进入以前,孤独是不可避免的感受。直到真正融入之后,我们称之为适应过程。就是在新的集体或关系中寻求认同,其方式无非是改变自己,以满足他人的要求。


寻求认同就是克服孤独之道,变化是关键。


但人的生理阶段不同,改变的可能性和幅度因此各异。所以孤独之于老人是更加致命的,无论是家庭的破裂还是远走他乡,或是社会地位的沦落,对他们来说意味着生活的结束,绝非一个新的开始。老人的自卑是触目惊心的,因为意识到根本的不可逆转的孤独即将来临,这孤独就是死亡。


尹丽川说得好 :每人死的时候都是孤独的,都是一个人(大意如此)。我以为,除非是传说中的圣人或觉悟者,对这根本性的孤独无人不怕得发抖。



02.

焦虑


焦虑是因为人有未来,若无未来人们便无焦虑。


在我们的前面, 有一些事情将要发生,这些事情有的有利于我们,有的不利于我们。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我们总是希望有好的结果,同时恐惧坏的结果,因此焦虑是希望和恐惧参半的。


人的确可以通过有计划的行动作用于事物。但如果取消行动,仅仅是计划、筹措、思虑,焦虑便郁结下来,囿于体内。


所以说,行动是释放焦虑的,是焦虑的释放。


人们一旦行动起来便无焦虑,或许有其他不良的情感相伴随,但焦虑正逐渐得以克服。焦虑从根本上说是主观的,是缺乏行动能力造成的。但焦虑同时也在聚集能量,一旦这能量聚集得足够多,足够强烈,便会冲破阻力,导致行动。


但如果能量的方向是继续向内的,焦虑便成为一种致命的疾患。


由于人在此世中未来不断地到来,值得忧愁的事何其多也,因此次争取具体结果的行动并不可能克服作为常备能量的焦虑本身。整体的焦虑只可减缓、转移,但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加以消灭。


人身处焦虑之中,感受也不尽相同。这取决于人不同的气质、 敏感度、经验、面临压力的程度以及行动能力。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人毫无行动能力和可能,又极端敏感、无任何经验和胸怀,压力又是全面而致命的(如死亡的威胁),精神崩溃在所难免。在那些侥幸过关的人中间,焦虑可成为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次之,成为生活的一种常态,忧心忡忡、了无生趣。


这是一个未来变幻莫测的时代,可能性增加的同时作为能量的焦虑也剧增。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尚能勉强应付,但力量的作用是倾斜的,压力更严重地落实在一部分人的身上。并且作为单独的个体,内心敏感、气质软弱者大有人在。因此被焦虑所伤人生扭曲的人随处可见。这些人作为传染源,把焦虑的气氛散布开去,犹如给世界这台专供搅拌人类的机器加油。


是的,我们的时代需要焦虑,作为疯狂增长的人性的能量。这能量软乎乎黄澄澄的,就像人油。


耶稣说,百合花不想明天,所以美丽。这是圣人言,圣人行, 我们无能力如此。但应该将焦虑和引发焦虑的原因提到明确意识的位置,加以正视,并采取适当的行动,以免它堕入潜意识里,成为我们气质和性情的一部分。


最好我们不要半夜惊醒,汗如雨下。



03.

嫉妒


嫉妒建立在比较之上,是经过比较得分较低的一方所产生的不平衡的感受。一个女人嫉妒另一个女人的美貌,是因为她觉得没有对方美。一个男人嫉妒另一个男人的权势,因为他觉得没有对方有能量。如此等等。


适当的嫉妒也许是有益的,它或可成为改变自身的一种动力。现代社会的竞争机制就是建立在嫉妒的心理基础上的,人人都要求比别人做得更好,所获更多,如若不能如此,至少也得等量齐观。


所谓自我实现是空泛无物的,不过是出人头地的另一种说法而已。离开了他人,离开了比较,自我实现就是一句空话。


现代社会中, 这样的空话还有很多,比如人生而平等。冠冕堂皇的说法永远无法落在实处。但它有效果,这效果就是所谓的励志,就是将人的嫉妒能量转化成一种赶超的动力。


嫉妒因此在原则上是不受限制的,既然人生而平等,别人所取得的世俗成功、所拥有的现世财富我为什么就不能取得和拥有呢? 然而这又是不可能的,因为社会的阶梯明确,虽有利于提示竞争, 但它的金字塔式的构造决定了成功只是极少数幸运者的例外。于是嫉妒的能量被压回原处,成为一种普通的恨意。天赋人权,但这权利又被现实生活所剥夺。


另一点,现代社会的比较十分单一,实际上只是实力的比较、拥有社会能量的比较,也就是金钱、权势、名声、阶级地位等等的比较。


这些比较不仅十分社会化,而且是可以相互转换的。金钱可以转化成权势,权势可以转化成名声、阶级地位等等。总而言之, 就是所操控的社会力量的比较。人生的价值拥挤在这一狭隘的向度之上,人满为患,窒息不堪。比如健康、家庭关系、快乐幸福感、 生活情趣等等则不在比较之列,至少是次一等的。


都说嫉妒是一种不良的情感,但它对我们的损害却是根本性的,这一点我们往往并不自知。由于社会风气的误导,由于某种集体无意识,启发了我们心中的这个恶魔,使它乔装打扮登堂入室,却又没有出路。


极少数的成功人士因其成功不再嫉妒,以为制伏了心中的这个妖魔。其实不然,他们已成为魔鬼本身。


对于绝大多数被嫉妒缠绕急欲摆脱的人来说,成功是幻想的道路。应着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开出的药方虽然普通,但不妨一试 :


1. 试着不再比较,尤其不再和得分高的对象比较。


取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之意。


2. 若非得比较,避免单一方向的比较。比如一个人比你美貌,,但可能不如你聪慧。一个人比较有权势,但可能没有你那样的闲暇。 整体比较下来,大家等分都差不多。


人是整体的存在,并不就是社会阶梯上的一个容器。


取有得必有失之意。


3. 时间。人要度过一生,季节转换各不相同。


不要拿你的冬天和别人的春天比。


取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之意。



文字 | 内容选自《夜行人》韩东著,楚尘文化出品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

除了写作,他们还有非凡画技 | 作家绘画集锦

村上春树 | 我写小说的许多方法,是从跑步中学到的


一百部外国名著的结尾,你最喜欢哪句?


拥抱痛苦吧,所有的拥抱都将以松手结束




今日话题

今天本文中哪一句话最打动你?

欢迎留言分享~

想寻找更多和你一样的人

请加入楚尘读者群(ID:ccreaders)




编辑 | 阿乔

阅读,让一切有所不同

欢   迎   关   注

楚尘文化

楚尘读书君微信号:ccreader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