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入剖析:中国三大城市群关键产业发展格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制造前沿 Author 田真

先进制造业·导读


对标世界级城市群,打造我国的世界级城市群,这是我国中央和地方近年来的一件大事。尽管我国大大小小叫城市群的有一二十个,但较为成熟的是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三个城市群国土面积占全国的5%左右,人口约4.2亿,贡献了中国近一半的GDP(由于统计原因,不含香港和澳门)。三大城市群各自在产业发展水平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今天与大家一起解构三大城市群的产业规划与核心产业集群。




01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


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这是早就定下的目标。2015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发挥一核作用,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更早之前,2010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的《关于印发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通知》提出,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打造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此外,在珠三角城市群基础上,粤港澳大湾区呼之欲出。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当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则提出,要“高水平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至此,三大城市群全部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抓手。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世界级城市群有六个,分别是以纽约为核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为核心的五大湖城市群、以东京为核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伦敦为核心的英伦城市群,以巴黎为核心的城市群,以及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

如今,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三大城市群正朝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方向加速推进。迈向世界级城市群,不仅意味着指标规模与发展质量的提升,更意味着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02三大城市群产业规划侧重点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强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未来在深化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会有一定的发展倾向。其中,雄安新区的发展更是重中之重。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强调实现城市智慧化管理,适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城市。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重点发展的产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1. 先进制造业:包括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京津冀地区将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建立集群跨区域协同培育机制,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


2.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培育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推动技术、产品、服务和测试示范应用,构建全产业链体系 。


3. 生物医药:作为重点产业链之一,将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加强区域内的产业协作和协同创新 。


4. 氢能:围绕制氢、储运、加注和应用四个环节,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京津冀地区将绘制氢能产业链图谱,明确发展方向 。


5. 工业互联网: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提高产业链的智能化水平 。


6. 高端工业母机:包括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装备、特种机床等,实现高端化、自主化发展 。


7. 机器人产业:作为重点产业链之一,京津冀地区将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 。


8. 数字经济:完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加快数字技术全产业链融合创新,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服务型制造 。


9. 绿色低碳产业:支持京津冀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关键共性绿色制造技术在重点行业中的推广应用,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 。

可以预见,新城将创新驱动发展,交运交通、环保产业、高端高新产业,高端服务业以及新基建等具有众多布局机会。短期来看,重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绿色产业的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


长三角地区尤为强调产业集群的概念,强调强化区域优势产业创新协作。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主要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等,同时焦量子信息、类脑芯片、物联网、第三代半导体、新一代人工智能、细胞与免疫治疗等领域,努力实现技术群体性突破,支撑相关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近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印发,共165项重点任务,旨在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点产业领域主要聚焦以下几个方面:


1. 科技创新跨区域协同:推进张江、合肥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作共建,支持南京、杭州—宁波创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深化基础研究合作,探索设立长三角基础研究联合基金,协同开展跨学科交叉基础研究 。


2.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共建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 。


3. 低空经济发展:支持低空经济发展,发展通用航空,加快布局低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产品研发和制造 。


4. 未来产业发展:协同推进未来产业发展,联合争创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联合发布长三角未来产品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 。


5. G60科创走廊:加快推动G60科创走廊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G60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 。


6. 服务业发展:长三角地区将推动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


7. 区域市场一体化:制定出台长三角市场监管部门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举措,加强长三角地区投资类企业准入等市场准入规范统一 。


8. 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加强生态保护红线无缝衔接,持续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加强长江口—杭州湾重点海域河口海湾协同治理 。


9. 城市合作:推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苏锡常都市圈联动发展,在产业分工协作、科技协同创新、高水平开放等方面加强合作 。


10. 安全发展能力:持续实施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加快推动陕电入皖、甘电入浙特高压工程建设,推动蒙电入苏、蒙电入沪特高压工程前期工作 。




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偏向于国际化。强调利用香港的金融优势,注重对金融科技的发展支持。

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规划重点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


1. 科技创新驱动:粤港澳大湾区依托其科创资源集聚的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尤其是在绿色技术、智能技术、数字技术等新技术领域的发展。


2. 产业集群发展:大湾区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为支柱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并构建了包括TMT(科技、媒体、电信)、大消费、新能源与汽车、生物医疗、新材料、化工等产业集群。


3. 区域协调发展:大湾区内的各个城市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进行功能优化和分工协作,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4. 重点产业布局:大湾区重点发展产业包括电子信息产业、绿色石化产业、智能家电产业、汽车产业、先进材料产业、现代轻工纺织产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等。


5. 开放型经济:利用香港的金融优势,大湾区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6.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湾区积极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7. 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通过"链长制"等制度创新,提升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与竞争力。


03三大城市群核心产业集群


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代表的地区是中国产业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根据2023年发布的《民营经济驱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暨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长三角区域表现突出,共有47个百强产业集群。长三角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机械制造业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共有14个产业集群上榜,主要涉及到通信、医疗、电子、新材料等领域。京津冀地区仅有4个产业集群上榜。

从集群分布来看,长三角相对多且分散,涉猎范围比较广,多类产业链相互交织嵌套在一起。粤港澳则呈现强而集中,前8名中有5个集群属于粤港澳大湾区。可以推断,粤港澳大湾区可能更多是以政策吸引企业加入,长三角地区则已经建立了一定的产业集群优势。

江苏以18个产业集群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浙江和广东分别以17个和14个产业集群紧随其后,这三个省份集聚了近50%的百强产业集群 。苏州和上海并列全国城市榜首,各有5个产业集群入选。

百强产业集群的评选标准包括主导产业为制造业及其细分领域、集群产值不低于300亿人民币、企业数量不少于3000家、民营企业贡献率不低于80%,以及三年内无重大安全和环境事故等。

这些产业集群代表了各地区在不同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和竞争力,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图 / 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核心产业集群


三大城市群核心产业集群

京津冀地区(4个)

北京大兴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北京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石家庄新型电子光器件及设备制造集群

保定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长三角地区(47个)

上海集成电路集群

苏州电子信息产业创新集群

无锡物联网集群

上海机器人产业集群

芜湖机器人与增材设备制造产业集群

合肥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常州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

合肥智能家电(居)产业集群

宁波智能家电产业集群

台州机床产业集群

无锡高端装备产业集群

扬州高端装备产业集群

南京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集群

温州乐清电气产业集群

徐州工程机械集群

台州玉环阀门产业群

杭州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连云港生物医药集群

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苏州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南京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马鞍山磁性材料产业集群

苏州光子产业集群

宜兴水环境产业集群

宁波磁性材料产业集群

连云港高端石化产业集群

上海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绍兴氟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苏州纳米新材料产业集群

常州新型碳材料产业集群

蚌埠新型高分子材料产业集群

嘉兴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南通高端纺织产业集群

嘉兴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杭州现代纺织与服装产业集群

绍兴现代纺织产业集群

杭州现代纺织与时尚产业集群

湖州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台州塑料日用品产业集群

金华小商品产业集群


粤港澳大湾区(14个)

深圳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

广州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珠海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惠州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

中山半导体智能照明产业集群

东莞智能移动终端集群

广州智能装备集群

惠州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

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佛山泛家居集群

汕头纺织服装特色产业集群

佛山塑料加工产业集群

深圳高端医疗器械集群

广州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










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










相关阅读


2024-8月丨先进制造业热榜发布,行业资讯一手掌握!

简明图解:60秒搞懂新质生产力(附科普15题)

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急躁冒进、贪大求洋





声明

,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本文编辑:微明

投稿及商务合作:13386409839(同微信)


微信号:amdaily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好文!必须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先进制造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