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LA专集 | 低碳绿地规划设计的自然图景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杂志
2024-09-03

“目前城市绿地已经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如何在城市有限绿地空间条件下实现‘碳中和’目标,合理布局低碳绿地空间格局,科学配置植物群落以增加生物多样性,成为目前城市绿地碳汇效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1]随着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蓝绿空间的合理规划和管理在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居民健康福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和优势。本文从保护与恢复优先的绿地景观、蓝绿交织的低碳空间、可持续的绿色花园3个方面展开探讨,通过这些方面的案例和实践,旨在为城市蓝绿空间的低碳发展提供依据和路径,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的韧性和生物多样性。

[1] 王晶懋,王一凡,张涛,范李一璇,孙婷.城市街区单元绿地空间格局与植物群落碳汇效益优化研究[J].风景园林,2024,31(6):37-45.

目录

1  贴近自然:保护与恢复优先的绿地景观

深圳零碳公园——融入原生环境的零碳主题公园

西雅图海滨——基于土地形态学的种植设计

利奇植物园——植物景观与原始森林的结合

HYLLA高山花园——让植物自然或随意生长

2  润泽之城:蓝绿交织的低碳空间

东莞中心公园——地域生态人文记忆的还原

昆山环城滨江公园——海绵城市,弹性昆脉

泰国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景观设计——重新引入沼泽的工业绿洲

三星堆金雁湖公园——立体化微生境构建

3  共育共荣:可持续的绿色花园

奥尔伯里公立学校绿地——沥青表面向高质量绿地的转变

普兰切特公园——生态池塘的翻新提升

古驰花园——时尚与自然共生的节水型花园

麻布台之丘——可探索的三维屋顶花园


01

贴近自然:保护与恢复优先的绿地景观

深圳零碳公园——融入原生环境的零碳主题公园

Zero Carbon Park

项目地点:中国 深圳

设计团队:AUBE欧博设计

关键词:绿色低碳;低碳植物设计;海绵城市

深圳零碳公园位于深圳国际低碳城核心区——龙岗区坪地街道。项目所在地山体资源丰富、自然基底优越,设计师以自然生态为基底,力求对自然山体最小介入,依势而建,实现土方平衡。同时提出LID低影响开发、低碳植物设计、低碳工艺材料、低碳能源利用、海绵城市设计及低碳科普运营六大策略,将人、动植物、自然环境融合,打造一个融入原生环境的“零碳”主题公园。

 

© TAL


公园立足生态本底,在开发过程中保留原有乔木和地被近18万m2,在植物配置中优先选择高固碳植物和乡土植物,通过复层结构种植模式,提高植物单位面积的固碳效益。公园目前基本实现零碳目标,正全方位助力打造“低碳坪地”示范街道。

 

© TAL


公园内设有赤脚乐园、亲水溪流段、生态广场展示区等科普区域,由主园路串联零碳科普路径,重新定义城市公园中的零碳主题体验。“土石之丘”板块保留了大部分的原有植物,并深度践行“无痕山林”的生态可持续设计理念;“林木之丘”板块则尊重场地原有林木现状,打造特色林木观赏林,充分保留现状林地优势植物资源,对长势较差的桉树林进行林相改造,增加大腹木棉等高固碳植物,同时对场地裸露边坡进行覆绿。

 

© TAL



整理自:

https://mp.weixin.qq.com/s/f2g45vpwUJ6yru8v1AB85w

西雅图海滨——基于土地形态学的种植设计

Waterfront Seattle

项目地点:美国 华盛顿州

设计团队: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 Land Morphology

关键词:滨水空间;土地形态学;乡土种植

西雅图市政府的“滨海计划”试图通过打造一系列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将东侧城区与西侧埃利奥特湾重新连接起来,把西雅图的滨海中心地带打造成“大众滨海区”。目前新公园和街景的部分已经完成。

 

© Land Morphology


Land Morphology提供种植设计服务,与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合作,设计了西雅图26个街区的滨水公园和城市空间。不同的景观特征代表了滨水的不同区域,从历史悠久的先锋广场社区到派克市场,再到贝尔镇,这些地方塑造的景观将使西雅图海滨成为一道独特而美丽的风景线。


© Land Morphology


乡土树种与观赏植物合理搭配,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不同的颜色与形态。行道树、抬高的花盆和种植床将增强游客对新海滨的体验。“生物过滤细胞”是项目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在雨水到达普吉特海湾之前过滤雨水,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 Land Morphology



整理自

https://www.landmorphology.com/waterfront-seattle

https://waterfrontseattle.org/translations/chinese-simplified-translate

利奇植物园——植物景观与原始森林的结合

Leach Botanical Garden

项目地点:美国 俄勒冈州波特兰

设计团队:Land Morphology

关键词:生态花园;原生森林;花园设计

项目旨在吸引更多的花园爱好者,核心设施是一条高架树顶步道,优美的曲线路径穿梭于现有的道格拉斯杉树和西部雪松森林之间,栅格板铺装让游客能够透过它看到森林地面,增强置身于树冠中的体验,感受本土森林生态系统。


© Land Morphology


该项目采用混凝土和压实砾石改造了原有地面步道,并重新围合组织了场地空间。最重要的是新增了一条符合无障碍设计标准的小径,通向树顶步道且可以穿过“传粉者花园”,连接着历史悠久的下层花园和上层空间。“传粉者花园”是一个多季节的花卉展示园,强调植物的生态性。这个占地约16英亩(6.5 hm2)的种植区由超过200种不同类型的植物组成,蜿蜒的小径可以让游客沉浸在丰富的植被中。


© Land Morphology


项目是一个自然植物和人工构筑组成的梦幻景观世界,有原生的橡树林与草坪,也有以水生植物和苔藓植物为主、强调色彩与质感的儿童自然教育花园。设计师将新建的景观和原始森林联系起来,为波特兰民众和游客创造了一个生态气息浓郁的公共花园。


© Land Morphology



整理自

https://www.landmorphology.com/leach-botanical-garden

HYLLA高山花园——让植物自然或随意生长

HYLLA Alpine Garden

项目地点:中国 云南丽江

设计团队:Z'scape 致舍景观

关键词:荒野景观;生态恢复;自然演替;高山草甸

在位于泛喜马拉雅地区、玉龙雪山脚下,被森林溪流等原生态自然资源所环抱的纳西族白沙古镇,致舍景观设计事务所将古老的纳西文化和现代设计语言相融合,设计建造了HYLLA高山花园。项目将大自然视为创造者,将花园作为教育、互动的重要景观场所,从保留的一棵四季常青的原生“许拍”树(当地家或村落的守护象征)开始,延伸创造出具有纳西文化属性的景观,展示了云南丽江高山植物独一无二的生物多样性。


© 河狸景观摄影


荒野花园的营建始于土地,最大限度地还原本土植被。表土作为维系根系生长的物质,是具备恢复生态功能的重要资源,也是原生种子的宝库。风里还会带来邻近乡间常见的秋英、牵牛种子,融入其中,丛丛绽放。随着时间推移,具有植被丰富性的自然地逐渐恢复,达到相对的平衡。


© HYLLA 孙一文


此外,花园中有小片预留的实验地,设计上留白,大胆而真实地表露出云南特有的红土地的色泽肌理之美;同时预留出植物生长、场地多元化使用的空间,也让后续植物在土地上萌发、繁衍的过程可被识别和观察。


© 河狸景观摄影


荒野花园将原生自然的野性融合在人们可接受的范围内,以自然演替为主导,构建了一个对当地动植物友好的景观场所。人们在其中感受生命的萌发,也感受生命的凋零;赞其蓊郁繁盛之风貌,也叹其枯萎零落之风骨。在时间的维度上见证花园的四季更迭,也启发人们对自我生命历程的思考。


© morefotos



整理自:

周梁俊,周婷.荒野花园和草甸剧场:“许拍”以东的“一岁与枯荣”[J].风景园林,2024,31(1):135-140.

https://mp.weixin.qq.com/s/spzLO_QBU9ehA_JchRqBQw


02

润泽之城:蓝绿交织的低碳空间

东莞中心公园——地域生态人文记忆的还原

Dongguan Central Park

项目地点:中国 广东东莞

设计团队:深圳翰博设计

关键词:湿地生态;自然生境;生态廊道;本土栖息地

公园以“东莞门户、城市客厅、创新枢纽、区域引擎”为定位,将为市民及游客提供一个蓝绿相融、气韵生动、生态和谐、文化活力的城市中心公园,让人们在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城市的脉搏,共享生态文明成果。


© 翰博设计


公园以生态建设为核心,注重生态系统的构建和自然生境的重建,保护现有的古树名木。改造前新基河旁丛生的榕树,如今已成为公园内一片葱绿景致,为人们洒下阴凉;建立本土栖息地,还原东莞的生态记忆,为鸟雀、松鼠等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公园内还建立了鹭鸟湿地、森之空间、萤火杉林等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让人们在这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态系统的神奇。

 

© 翰博设计


坐落于园内的中心湖不仅是东莞中心公园的核心景观,更是一个百年雨洪防护的屏障,为东莞国际商务区提供了海绵支撑。它能够收集地表径流雨水,并通过生态净化处理,建立洁净、可持续的活力水岸体系。连续的生态廊道和生态慢行系统犹如绿色的纽带,将公园与城市紧密相连,为市民和游客们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便捷可达的交互活动场所。

 

© 翰博设计



整理自:

https://hope.design/cn/insights/7131/

昆山环城滨江公园——海绵城市,弹性昆脉

Kunshan Riverside Park

项目地点:中国 江苏昆山

设计团队: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林业大学

关键词:生态湿地;海绵城市;雨水花园;城市更新

设计通过梳理慢行系统、驳岸、植被、建构筑物、夜景与智慧景观等,将打造集自然、智慧、休闲、文化于一体的复合型滨水生态公园,丰富市民慢行体验及活动空间,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助力昆山成为城水交融的现代水乡,蓝绿交织的生态城市。


© 昆山城投


项目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实现雨水综合利用,部分园路路侧设有植草沟,连接各处的下凹式绿地,结合地形营造,因势利导实现雨水蓄滞。改造后塑造了多样的生态水岸,形成了丰富市民的亲水空间,使市民临水亦能亲水。斜晖中的亲水平台、随处可见的雨水花园以及生态湿地共同构成了共融的弹性昆脉。


© 河狸景观摄影


设计对现有可利用园路进行更新,同时增加园路密度,新建多处支路,对原场地内断头路进行织补增建,形成连续贯通的道路系统,满足人们低碳健康的慢行体验需求。昆山承河而生,因河而兴,滨江公园重建了城市与河流之间的联系,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公共服务空间,一幅蓝绿交织的现代水乡画卷将在这里缓缓展开。


© 河狸景观摄影



整理自:

https://mooool.com/kunshan-riverside-park-by-beijing-bldj-landscape-architecture-institute-co-ltd-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html

泰国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景观设计——重新引入沼泽的工业绿洲

Nong Fab LNG Receiving Terminal

项目地点:泰国 罗勇府

设计团队:TK Studio

关键词:工业绿洲;沼泽恢复;生物多样性;绿色屋顶

为满足泰国的能源消耗需求,泰国PTT LNG有限公司建造了一个新的世界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设计方案的特点是绿色空间的创新,使其在功能性建筑与各种生态系统之间取得平衡,并充分利用风能和太阳能产生的可再生能源。


© Rungkit Charoenwat


在办公区的核心位置,一个大型玻璃穹顶将容纳一个气候中庭(climatic atrium),一个大型瀑布为亮点,在提供禅意美感的同时,还能促进整个场地的水循环,并为云雾森林植物群落增加湿度。绿色屋顶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并为场地下方的功能性建筑提供天然的隔热层。


© Rungkit Charoenwat


Nong Fab在泰语中指沼泽地带。因原土地被新航站楼项目征用,沼泽地带所剩无几。从项目一开始,设计团队就致力于扭转这一局面,通过研究历史遥感数据,寻找优化现有自然排水系统、恢复受损沼泽以及全面重新造林的方法路径。该项目选择了200种本地植物物种,重新引入濒危的本地植被,同时维护森林生态系统,使其与场地的环境条件和预期用途相匹配。


© Rungkit Charoenwat



整理自:

http://www.tkstudio.co.th/library/18/51

三星堆金雁湖公园——立体化微生境构建

Sanxingdui Jinyan Lake Park

项目地点:中国 四川广汉

设计团队:基准方中

关键词:低影响开发;水生态;微栖息地;公园更新

金雁湖公园始建于1984年,园区面积330亩(22 hm2),水域面积约112亩(7.47 hm2)。它伴随广汉四十载光阴,蕴藏丰厚的人文内涵,成为广汉人民日常休闲首选地,承载了市民几代人的回忆。设计团队以低影响开发理念营造景观环境,因地制宜,并解决不断生长的周边居民对于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衍生出多元的生活方式。


© 基准方中


金雁湖连接鸭子河,是重要的雨洪调蓄池,为当地的防汛和截污起到重要作用。利用总体高程和水闸调蓄水量,湖水区域内形成循环,创造了水源涵养区,确保公园“海绵城市+水生态”功能落位。人工湿地、湿地浮岛、雨水花园、生态明沟等诸多生态工程和设施,对水源进行了渗透、滞纳、涵养和利用,引导收集并将汇集处理的雨水引至湖体,补充景观用水,形成生态友好公园。


© 基准方中


公园里大树遍布,长势良好,设计团队与客户达成共识,对现状大树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针对所有胸径超过10 cm的大树予以精确的点位测绘并保留下来。湖中心与人隔离的生态岛一直以来是众多鸟类的栖息地,公园周边常年都可以看到鸟类与人的和谐共生。设计充分利用现状植被条件,有计划地利用广汉乡土植物进行景观和微地形构建,营造多层次、立体化的微栖息地(微生境),提高边缘效应,增加物种多样性。


© 基准方中



整理自:

https://mp.weixin.qq.com/s/qOeVkpd-_AWjR43xtRVeew


03

共育共荣:可持续的绿色花园

奥尔伯里公立学校绿地——沥青表面向高质量绿地的转变

Albury Public School Greenspace

项目地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

设计团队:Yonde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order Landscape Solutions

关键词:校园景观;雨水花园;WSUD;亲生物设计

奥尔伯里公立学校的绿色空间项目旨在减少雨水径流对奥尔伯里城市排水系统的影响,增加土壤水分渗透能力,呼应水敏感型城市设计的原则,为学生和社区创造一个休闲、玩耍、学习和表演的空间。


© Yonder


该项目试图“回收”沥青,通过简单但具有创造性的景观手法,将学校中心未充分利用的空间转变为高质量的中央绿地。不透水的沥青地面被草地取代,使地面的水流可被收集、过滤并返回到地下水位。这也有助于减少输送到市政管道系统的雨水量,从而减少雨季学校内部的局部积水。


© Yonder


种植区域和阶梯式座椅围合出的空间,提供了集会和学习的地方。草坪和树木有助于固碳,缓解热岛效应,提供紫外线辐射防护,创造一个更凉爽、更舒适的室外环境。这个简单的创造性设计利用有限的预算,为学校的户外学习环境营造做出贡献。景观设计完美地平衡了实用主义与理想愿景之间的关系,同时在去铺装化和亲生物设计方面展现出优秀的解决方案。


© Yonder



整理自:

https://aila.awardsplatform.com/gallery/OEZZaYEG/ovbnyrao?search=ea92224315480e3b-2

https://yonderstudio.com.au/albury-public-school-1

普兰切特公园——生态池塘的翻新提升

Parc de la Planchette

项目地点:法国 巴黎

设计团队:Land'Act, Streetlife

关键词:生态池塘;公园更新;可持续材料

在巴黎郊区的勒瓦卢瓦-佩雷镇(Levallois-Perret),身处于普兰切特公园是一种感官上的享受。生态池塘采用精心挑选的植物,实现完全自然过滤;动植物茁壮成长,提升了生物多样性;新的人行天桥和对面的观景台使人们更接近水景,更能从自然中受益。


© Streetlife


蛇形桥沿着蜿蜒的人行道,引导行人自然地穿过水面。游客们可以听到水从桥的两边落下的声音。高高的扶手吸引路人俯身眺望水面,并根据季节观察鱼和水鸟。横跨水面的观景台与桥的设计风格相同,体现设计的连贯性与统一性,桥上纵横交错的不锈钢杆让人联想岸边的草。设计选择了可持续的材料竹棕作为栏杆扶手。随着时间的推移,竹棕暴露在户外,将呈现出类似于木材的美丽色调,具有表面颜色和纹理的变化。除此之外,竹棕是低碳材料,可以回收利用。


© Streetlife



整理自:

https://www.streetlife.nl/en/projects/bridge-nature-and-well-being

古驰花园——时尚与自然共生的节水型花园

Gucci Garden

项目地点:美国 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

设计团队:Nomad Studio

关键词:节水型花园;花境种植;多功能空间

新的古驰旗舰店花园位于达拉斯北方公园购物中心,是一个郁郁葱葱的节水型花园景观,花园的混合花坛中以细茎针茅(Nassella tenuissima)打底,搭配丝兰属(Yuccas)、西丽草属(Hesperoaloes)植物,同时还种植了其他耐旱观赏草以及多年生植物,通过节水型种植表达了该品牌对自然的承诺。


© Nomad Studio


古驰花园与建筑立面建立了对话关系,它将建筑立面的模块化和比例映射到地面上,同时用有机但有条理的种植设计丰富了建筑立面。花园还在碎石地面上设置了两个模块化铸石长凳,与店面的材质和色调相呼应。

 

© Nomad Studio


古驰花园是一个多功能空间,设计灵活,既可以举办活动,又可以让顾客从古驰的标志性橱窗陈列和纳舍(Nasher)家族的艺术收藏中获得灵感。


© Nomad Studio



整理自:

https://www.thenomadstudio.net/gucci-garden

麻布台之丘——可探索的三维屋顶花园

Azabudai Hills

项目地点:日本 东京

设计团队:Heatherwick Studio

关键词:屋顶花园;立体景观;公共花园;开放街区

工作室设计了公共空间和较低的裙楼建筑,包括住宅楼、商业空间、一所学校、两座寺庙、一座美术馆等文化设施。麻布台之丘延续了创建花园城市的承诺,在2.4 hm2的自然和公共花园中设有许多休闲聚会空间,包括非正式的圆形剧场和多个水景。


 © Kenji Masunaga


设计鼓励通勤者、当地居民和公众之间建立联系,在8.1 hm2的项目总面积区域内,树木丛生、鲜花盛开、水景秀丽,蜿蜒的步道和可步行体验的屋顶斜坡激发人们进行探索活动。团队设计了一个类似藤架的单元系统,与地面形成连接,在地面和裙楼都留出了大量的绿色空间,与项目山谷环境的自然形态相呼应。起伏的结构像山坡一样,打开局部屋面形成天井,让自然光深入地下零售区。


© Kenji Masunaga


工作室创始人Thomas Heatherwick说道:“我们想要打造出以不同方式与人们产生情感共鸣的空间。通过将文化、公共设施与巧妙的探索式立体景观相结合,我们为访客和当地社区营造出让人们相互联结,共同享受的开放式绿色公共空间。通过设计为东京献上一个欢乐而独特的公共场所,希望在多年之后依旧能够受到人们喜爱。”


© Kenji Masunaga



整理自:

https://www.heatherwick.com/projects/buildings/azabudai-hills/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24-06刊首语 | 郑曦:碳中和背景下的城市绿地植物规划设计

全文开放获取 | 《风景园林》2024-06目录 | 碳中和背景下绿地植物规划设计

专题导读 | 碳中和背景下绿地植物规划设计 | 《风景园林》2024-06

LA新刊抢先看 | 全球视野下老年友好型绿地研究热点及关键方法探析与启示 | 郎蕾洁 成实

LA专题 | 基于生境及其植被特征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城市绿地生态设计途径 | 许博文 刘晖 王晶懋 曹朔

LA专题 | 城市街区单元绿地空间格局与植物群落碳汇效益优化研究 | 王晶懋 王一凡 张涛 范李一璇 孙婷

LA研究 | 北方滨海山地公园设计如何兼顾水文和成本效益?| 孙喆 杜玥 王思思

LA作品 | 上海鸿寿坊:石库门里弄中的精致烟火气

LA作品 | Mina de la Ciutat街道景观更新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4年6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编译 徐明睿

校对 黄新悦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项曦

审核 曹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风景园林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