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高校职称评审小同行评价研究报告(2022)》发布

问津学术 2023-12-27

日前,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发布了《中国高校职称评审小同行评价研究报告(2022)》。该报告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联合组成的课题组共同编制完成。该报告分析数据涉及2022年度全国127所院校的11528名教师等学术人才,涵盖43780份详细专家评审意见。


课题组首席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王云海教授介绍,2020年人社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创新评价方式,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健全完善外部专家评审制度,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评价,是“破五唯”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方机构的独立评审和网络评议,实现了全程匿名独立评审,全过程严格保密,真正实现“程序公正,结果公平”,这也是越来越多高校委托专业机构外审的重要原因之一。小同行评价是同行评价(Peer Review)的一种,其突出价值是在符合学术规律的前提下实现评价对象与评价者更为精准的匹配,从而更有利于作出科学、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第三方机构的海量的专家库和精准匹配,更能助力高校在职称评审中实现真正的小同行评价,实现“内行评内行”。课题组希望从大数据的角度来展现和分析高校职称评审探索第三方机构独立评价和小同行评价的真实情况和发展趋势。


报告显示,“双一流高校”更倾向选择第三方机构的小同行评价方式。全部“双一流”高校中有28.57%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小同行评价,这一比例在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比例分别为7.24%和0.4%。参评人员职务类型以传统分类中的教授、副教授为主,但职务类型的多元化、细分化分类趋势开始显现,调研中出现了将近200个不同类型,这说明一些高校职在称评审的科学分类评价方面开始积极探索。


报告发现,小同行评价中参评人员与评审专家学科背景和研究领域匹配程度更高。11528名送审人员学科结构与相对应的21756名评审专家学科结构相同。同时,第三方机构会结合各送审单位的要求,对送审人员与送审专家的研究方向和领域进一步细化匹配,解决了交叉学科带来的困扰。此外,不同类型高校选择评审专家数量有一定区别;所有高校正高评审选择专家的数量都不少于副高。高校选择评审专家普遍采取5-3组合(正高5名专家,副高3名专家),部分高校仍采取3-3组合,极少学校采取4-3组合。


报告指出,不同院校的外审通过率有一定差异。按照报告中对通过率的定义,小同行评审通过率最高的是原985高校,为81%。普通本科、普通专科和原211高校分别为64%、62%和54%。各类高校的副高通过率均高于正高职称。报告显示,评审意见选项数量的设置与评审结果之间有一定关联性。评审结论五个选项的整体通过率高于评审结论为四个、三个及二个选项的通过率。因此在职称评审中,整体通过率可通过细化评审表,增加结论项数量维度进行针对性调节,结论项数越多,通过率越高;结论项数越少,通过率越低。


王云海教授介绍,该课题组已经启动“中国高校人才发展与评价追踪调查(China University Scholar Survey, CUSS)”项目,《中国高校职称评审小同行评价研究报告(2022)》是该项目的第一个阶段性成果。未来课题组将持续对全国高校学术人才的引进、评价、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广泛且深入的调查研究,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高校学术人才的质量和动态,系统分析各高校、各学科学术人才发展趋势和缺口状况,为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供决策依据,做出贡献。


以下为报告全文:


中国高校职称评审小同行评价研究报告

(2022)精简版



1

研究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


高校学术人才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力军,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力量,高校职称评审是高校学术人才生存和发展的指挥棒。2020年12月人社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创新评价方式。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健全完善外部专家评审制度,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评价。第三方机构的独立评审和网络评议,实现了全程匿名独立评审,全过程严格保密,真正实现“程序公正,结果公平”,这也是越来越多高校委托专业机构外审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3年,受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专业委员会委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专项课题组,依托学术桥积累的小同行评价数据和信息,就学术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中小同行评价的应用情况和主要问题开展专项调查研究。“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课题组将持续跟踪研究,为中国学术人才评价的改革创新、学术人才队伍质量提升提供有益借鉴。


2

研究范围


本报告的研究主题是第三方机构的中国高校职称评审小同行评价。针对这一研究主题,在此进行以下定义和说明。


1.小同行评价,是同行评价(Peer Review)的一种。与一般性的同行评价或者说“大同行评价”相比,小同行评价的突出价值是能够在符合学术规律的前提下实现评价对象与评价者更为精准的匹配,从而更有利于对评价对象作出科学、客观和公正的评价。也有人据此称大同行评价为“同行评同行”,小同行评价为“内行评内行”。因此,小同行评价被认为是一种更能体现同行评价要义,更符合现代学术研究发展趋势,更有利于促进学术研究发展的评价方式。


2.外部评价,简称外评或外审。本报告中是指由被评价人所在院校之外的机构进行评价的一种制度。外部评价机构可以是院校、研究机构、企业或政府等任何类型的机构。


3.第三方评价,也称三方评价、三方外审或三方外评。理论上第三方评价与独立第三方评价是有区别的,但实践中通常并不加以区分。在本报告中,第三方评价与独立第三方评价同等含义,是指由被评人所在机构、该机构主管部门以外的机构进行评价的一种制度。第三方评价与外部评价最大的区别,是第三方评价排除了同类机构评价和主管部门评价两种形式。


3

数据说明


本报告中使用的数据为学术桥2022年高校职称评审相关数据。2022年度,学术桥累计为127所院校的11528名学术人员进行了小同行评价,参评专家达到21756人,评审意见达到43780份。以上数据在委托课题组之前,已经由学术桥进行充分脱敏处理(去掉委托机构和个人隐私信息,即删除被评人姓名、联系方式、成果名称、所在机构等信息,删除委托机构名称等信息),仅向课题组提供结构化数据,所有可识别被评人及成果、委托机构、参评专家的信息均已物理删除。同时,学术桥与课题组研究人员签署保密协议,课题组承诺所有数据仅供学术研究和研究报告使用,全力保障以上数据信息安全。如有任何侵犯单位和个人隐私的行为请与课题组联系,一经核实课题组将马上删除相关信息。


4

研究发现


A.“双一流高校”更倾向于选择第三方机构的小同行评价方式。


在选择第三方机构实施小同行评价的127所高校中,“双一流”高校42所,占全部147所“双一流”高校的28.57%;普通本科高校79所,占1091所普通本科高校的7.24%;高职(专科)高校6所,占1489所高职(专科)高校的0.4%。其中“双一流”高校中“原985工程”11所,占39所高校的28.21%。“原211工程”26所,占115所高校的22.61%。从不同层次类型高校选择第三方机构数据来看,“双一流”高校占比远远高于普通本科和专科高校。


B.参评人员职务类型以传统分类中的教授、副教授为主,但呈现了更加多元、更加细分的分类趋势。


11528位参评人员的职务类型,仍然以传统分类的副教授、教授为主。其中副教授占比(43.19%)、教授(35.57%)、副研究员(3.87%)、3个类型位列前3。同时,高校参评的职务类型划分越来越多元、越细致。出现了将近200个不同类型,如有91位参评临床为主的副教授,还有社会服务型、国防军工类、教授(破格)、临床教研型、卫技系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畜牧师)、应用推广型、国际轨教师、资深讲师晋升副教授等诸多较为新的类型开始增多。说明一些高校职在称评审的分类评价方面开始的进行创新和探索。




C.小同行评价方式下参评人员与评审专家学科背景和研究领域匹配程度更高,更容易实现“内行评内行”。


11528名送审人员中,涉及一级学科114个,13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理学和医学是占比最高的三个学科门类,占到全部送审人员的60%以上。21756名评审专家占比最高的也是工学、理学和医学学科,占全部专家的60%以上。同时,第三方机构会结合各送审单位的要求,对送审人员与送审专家的研究方向和领域进一步细化匹配,助力实现“内行评内行”。




D.不同类型高校选择评审专家数量有一定区别。选择6个以上的评审专家数量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正高级职称选择专家的数量,要多于副高级职称。这种趋势在所有高校类型中均是如此。高校在选择评审专家数量普遍采取5-3组合(申请正高有5位专家评审、申请副高有3位专家评审),部分高校正副高仍采取3-3组合,还有极少学校正副高采取4-3组合。选择6个以上的评审专家评审人数达到了744人,占比达到6.45%,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表明高校对于职称评审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原985高校中的理工类高校正副高评审专家数量的选择最多,正高评审专家选择均值为5.6人,副高评审专家选择均值为4.8人。原211高校中的农林类高校正高评审专家选择最高,为5.6,体育类院副高校评审专家选择最低,为2.49。




E.不同院校的外审通过率有一定差异,副高职称通过率略高于正高职称。


正高层面。通过率最高的为原985高校,为0.81。普通本科、普通专科分别为0.64和0.62。最低为原211高校,仅为0.54。总体来看。各类高校的副高职称的通过率要高于正高职称。副高层面。通过率最高为985高校,分别为0.85和0.84;其次为普通专科与普通本科,分别为0.78和0.77;最低的为原211高校,为0.73。原211高校的副高与正高通过率之差最大,为0.19;其次为普通专科和普通本科,分别为0.16和0.13。原985高校副高和正高的通过率基本持平。



本图中双一流高校为非985、211的其它双一流高校


F.评审意见选项数量的设置与评审结果之间有一定关联性。


评审选项的数量影响最终评审结果通过率,评审结论五个选项的整体通过率高于评审结论为四个、三个及二个选项的通过率。因此在职称评审中,整体通过率可通过细化评审表,增加结论项数量维度进行针对性调节,结论项数越多,通过率越高,结论项数越少,通过率越低。


5

思考与展望


在参与和研究大量的高校职称评审的过程中,课题组深切的感受到,中国高校的职称评审制度和体系对高校学术人才发展的重要性。必须坚持学术研究和工作实践的“分而视之”,既要要坚持学术和管理两种基本的研究视野和分析维度,职称评审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它是对被评人学术能力的评价,是学术本位;另一方面是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部门的人事管理制度;又要坚持综合、系统和整体的观点与方法将包括但不限于学术和管理视野进行有效的融合,在更加宏大的叙事中定位高校职称评审,协同推进相关工作的开展。


评价是为了管理,管理是为了发展。对于人才的评价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才的发展层面。对于人才评价的研究,必须坚持久久为功,持续研究,不断剖析深层次的原因,不断反思教训和积累经验。更要敢于发声,持续呼吁,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启发大家的深入思考,号召尽可能多的积极力量,在大家的监督和批评中不断优化评价体制机制建设,共同推进中国学术人才队伍的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这也是本课题组和本项研究的初心所在。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最高法发布中国反家暴十大典型案例(2023年)
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联合印发《关于发挥网络餐饮平台引领带动作用有效防范外卖食品浪费的指导意见》
8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
司法部发布《2022年度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统计分析》 全国执业律师超65万人“两高四部委”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暂予监外执行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第四十四批指导性案例(检例第175—177号)
《河南省本科高校“新工科”专业重塑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印发!事关你的房子,住建部发文→
电子身份证应用场景大更新!丢了身份证别慌,ta可以救你于水火!
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居民身份证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2011年修订)
最高检发布6件依法惩治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检发布“检察为民办实事”——行政检察与民同行系列典型案例(第十二批)

很遗憾,你们依旧不能参加法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公告第6号:2023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公告

教育部发文,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

2023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公告》相关政策规定问答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关于印发《全国性社会组织、东部省(直辖市)社会组织与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结对帮扶名单》的通知
最高检、中国海警局印发《办理海上非法采砂相关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国海警局关于健全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的指导意见最高检政治部有关负责人就第五批全国检察业务专家评审工作答记者问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国海警局依法打击涉海砂违法犯罪座谈会纪要
浙江:5年多来共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的省管干部92名第五批全国检察业务专家揭晓征兵开始!最新的大学生入伍优待政策来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的通知第五届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百场优秀庭审”评选活动获奖名单揭晓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法律适用问题请示答复的规定 法〔2023〕88号
最高法发布2022年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
最高法发布《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2022)》
最高检发布10个典型案例: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公益诉讼案件办理
最高法发布《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2)》最高检发布《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白皮书(2018-2022)》
检察机关服务保障碳达峰碳中和典型案例
关于严厉打击“政治骗子”的通告
律师“年检”延期!多地司法局发公告、出证明我国现行小麦国家标准GB 1351-2008
我国粮储政策重点问题解答
教育部发布2023年高考预警信息,提醒广大考生诚信考试 谨防受骗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八起粮食收购环节违法违规典型案例的通报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放弃外国国籍!两位科学家,转为中科院院士
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
检察机关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履职典型案例这一省:争取高校新增医药类硕博点!
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方案
一地征意见:再婚、祝寿等禁办酒席!最新回应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金融消费者反映事项办理工作安排的公告

国元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小麦种植保险条款(小麦保险理赔必看)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印发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办法的通知

重庆高院关于重庆铁路运输法院撤销后并入重庆两江新区人民法院(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调整相关案件管辖的公告

两部门:鼓励全日制高校学生参加基本医保

重磅!2023两院院士增选,启动!

最高人民法院、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发布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司法救助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全国妇联发布《关于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湿地生态保护典型案例

《河南省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印发

全国人大常委会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刑法修正案(十二)来了!

事关中小学教育!十八部门联合发文

国家文物局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8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23年第1号预警:警惕“培训贷”陷阱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典型案例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出台《合同行政监督管理办法》(全文+答记者问)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

“两高两部”发布重要司法解释、意见剑指性侵未成年人犯罪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中西部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招生培养工作的通知

公布修订后的《商用密码管理条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司法赔偿案件适用请求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强奸、猥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关于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意见

教育部 国家统计局 财政部关于2021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司法赔偿案件适用请求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强奸、猥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关于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意见

教育部 国家统计局 财政部关于2021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最高检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联合发布第二批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典型案例

河南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发文,进一步放权赋能激发事业单位活力

湖南长沙“4·29”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调查报告公布,4名中管干部被问责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开封市出台十条措施,支持高校毕业生留汴来汴就业创业!

《郑州市存量房“带押过户”办理流程》印发

人民法院能动司法(执行)典型案例

最高检、公安部、中国海警局联合部署!今日起开始!

90个集体和150名个人获三部门通报表扬

湖南长沙“4·29”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调查报告全文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高质量服务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发布巡回区房地产及建设工程领域诉源治理典型案例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警方通告:以律师名义非法招揽法律业务,涉嫌诈骗罪
向这些高校倾斜!财政部发布重要通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