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建新丨歌吟丝路贸易的开山之作——《乐府古辞》(“行胡从何方”)解读

高建新 民族史
2024-09-15


经久不衰的奇异香气,来自遥远的国度,新奇的命名,特殊的功效,给人带来感官的刺激、精神的愉悦与享受,体积微小却价值贵重,都会让人好奇,产生遐思,愿意尝试。因此,西域商胡通过“丝绸之路”带到中原的贵重物品,香料始终是大宗。《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七》引《乐府古辞》:

行胡从何方?列国持何来?氍毹㲮㲪五木香,迷迭艾蒳及都梁。

行胡,指到处游走的商胡。商胡,古称来中国经商的胡人,多指粟特、大食、波斯商人。这是汉文献中第一次出现“行胡”之名称,值得特别关注。行胡从何方”,《法苑珠林》卷三十六“华香篇”作“行胡从何来”。诗说,到处游走的商胡来自何方呢?他们来自于西域各国,带来的是当地特产氍毹、㲮㲪以及四种香料——五木香、迷迭香、艾蒳香、都梁香。


2013年12月上旬,昆明(图片由作者提供)


历史上西域各国善于经商,代代相传。他们是“丝绸之路”贸易的主角。《旧唐书·西戎传》:


(康国)生子必以石蜜纳口中,明胶置掌内,欲其成长口常甘言,掌持钱如胶之粘物。俗习胡书。善商贾,争分铢之利。男子年二十,即远之旁国,来适中夏,利之所在,无所不到。


石蜜,亦作“石密”,今称冰糖。胡书,胡人的文字。中夏,中国,华夏。《通典·边防九·西戎五》:康国“人皆深目高鼻,多须髯。善於商贾,诸夷多凑其国。”“韦节《西蕃记》云:康国人并善贾,男年五岁则令学书,少解则遣学贾,以得利多为善。”康国人的教育目的非常明确,从小抓起,嘴要甜,手要紧,不需要多高的文化,会记账就行,一切围绕着经商和如何赚取利润,哪怕是蝇头小利也不放弃。如果有利可图,即使跋涉万里,远走异国他乡,也绝不胆怯和退缩。《乐府古辞》中记述的商胡带来的是西域的毛纺织品及各种香料。

氍毹(shū),一种产自西域的花毛毯。《南齐书·魏虏传》:“正殿施流苏帐,金博山,龙凤朱漆画屏风,织成幌。坐施氍毹褥。前施金香鑪,琉璃钵,金椀,盛杂食器。”《新唐书·西域传下》:波剌斯国“土温溽,引水为田,人富饶。出金、银、水精。多工巧,织锦、褐、氍毹。产善马、橐它。人服锦、氎。”波剌斯,指萨珊王朝统治下的波斯。氎(dié),细毛布。氍毹用途广泛,可用作地毯、壁毯、床毯、帘幕等。《慧琳音义》卷六十:“氍毹,西戎胡语。《考声》云:织毛为文彩五色,或作鸟兽人物,即毛布也。《声类》:毛席也,出西戎,字无定体。”岑参《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高堂满地红氍毹,试舞一曲天下无。”诗题后注:“此曲本出北同城。”北同城,故址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与突厥相接。韩翃《赠兖州孟都督》:“卷帘满地铺氍毹,吹角鸣弦开玉壶。”氍毹满地,足见陈设之豪华。

㲮㲪tà  dēng),同“毾㲪”,亦作“榻登”。《释名·释床帐》:“榻登,施之承大床前小榻上,登以上床也。”产自波斯、天竺。或认为“㲮㲪”“氍毹”属于一类。《后汉书·西域传》:天竺国“西与大秦通,有大秦珍物。又有细布、好毾㲪、诸香、石蜜、胡椒、姜、黑盐。”李贤等注引《埤苍》曰:毾㲪,“毛席也。”《慧琳音义》卷六十:氍毹“或名毾㲪,即地衣、舞筵之类。”又,卷七十九:毾㲪,“西国织毛为布,有文彩,毛席也。”毛席,花毡。地衣,地毯。舞筵,舞蹈时铺地用的席子或地毯。李贺《宫娃歌》:“象口吹香毾㲪暖,七星挂城闻漏板。”象口,象形的香炉。七星,北斗星。漏板,报更用的铜板。

五木香,青木香的别名。青木香又有马兜铃根、青藤香、木香、蜜香、土木香、南木香等名称。《本草纲目·草之三·木香》:


《三洞珠囊》云:五香者,即青木香也。一株五根,一茎五枝,一枝五叶,叶间五节,故名五香,烧之能上彻九天也。古方治痈疽有五香连翘汤,内用青木香。《古乐府》云:“氍毹㲮㲪五木香”,皆指此也。


青木香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的根,多产自西域。明人周嘉胄《香乘》卷四引《南州异物志》:“青木香出天竺,是草根,状如甘草。”《魏书·西域传》:波斯国出“薰陆、郁金、苏合、青木等香。”《北史·西域传》:漕国“多稻、粟、豆、麦,饶象、马、犎牛、金、银、镔铁、氍㲣、朱沙、青黛、安息、青木等香。”漕国,汉代的罽宾国。(bīn)铁,一种精炼铁。氍㲣(sōu),有花纹的毛毯,与“氍毹”一类。青木香性辛、苦、热,有解毒除邪的功效。《隋书·樊子盖传》:炀帝大业“五年(609),车驾西巡,将入吐谷浑。子盖以彼多鄣气,献青木香以御雾露。”鄣气,瘴气,旧指南方山林间毒热之气。鄣,通“瘴”。

迷迭,迷迭香,为唇形科植物迷迭香的全草,常绿小灌木,高1-2米,全株有香气,蒸馏其枝叶可获取迷迭油,原产南欧各国。《太平御览》卷九八二引《魏略》曰:“大秦出迷迭。”又引《广志》曰:“迷迭出西海中。”大秦,古罗马。西海,指地中海。迷迭香香气浓烈,佩之者香浸入肌体,闻之者迷恋不能去,故曰迷迭香。《本草纲目·草之三》:迷迭香主治恶气,“令人衣香,烧之去鬼”,是进入中原较早的最具代表性的西域香料。在古埃及,迷迭香被视为防腐的神圣之物。迷迭香流行于魏晋时期,中原此时已经能够人工种植。曹丕《迷迭香赋并序》:“余种迷迭于中庭,嘉其扬条吐香,馥有令芳。”“薄西夷之秽俗兮,越万里而来征。”迷迭香美好芳香,离开边鄙之地,不远万里进入中原。曹植《迷迭香赋》:“去枝叶而特御兮,入绡縠之雾裳。附玉体以行止兮,顺微风而舒光。”应玚《迷迭赋》:“振纤枝之翠粲,动采叶之莓莓。舒芳香之酷烈,乘清风以徘徊。”绡縠(hú),轻纱之类的丝织品。雾裳(cháng),轻薄如雾之衣裳。迷迭香枝繁叶茂,生长旺盛,香气酷烈,用以熏衣,香气持久迷人,芬芳随风散发。刘孝威《奉和晚日》:“迷迭涵香长,芙蓉逐浪摇。”王筠《诗三首》其二:“嘉禾挺皋苏,奇香发迷迭。”皋苏,木名。迷迭有奇香,气味浓烈,为诗人颂扬。

艾蒳,亦作“艾纳”,菊科,多年生木质草本植物。《太平御览》卷九八二引《广志》曰:“艾纳,出剽国。”剽国,缅甸古国名,两《唐书》作“骠国”。骠国气候炎热潮湿,林木茂密,盛产香料。《慧琳音义》卷二十九:“艾纳,上我盖反,亦香草也。”《本草纲目·草之三·艾纳香》引《广志》云:“艾纳出西国,似细艾。又有松树皮上绿衣,亦名艾纳,可以和合诸香,烧之能聚其烟,青白不散,而与此不同。”艾纳揉碎有冰片香气,其根、叶片的加工品(艾片)可供药用,有温中活血、祛风消肿之功效。《宋高僧传》卷二十四“唐京师千福寺楚金传”:“初,金髫年写《法华经》,不衣缣缯,寒加艾纳而已。”髫(tiáo)年,幼年,童年。傅玄《乐府》:“粉加甲煎,名香熏陆,艾纳回光。”古人认为艾纳有回光返照、起死回生的功效。洪咨夔《次韵西山》:“夹径幽香吹艾纳,隔林绝艳点燕支。”燕支,即胭脂。又,《元宵前三日侍老人游双林》:“辛夷花开数点雨,艾纳香空半泓水。”林间山中,野生的艾纳处处飘香。

都梁,都梁香,又有水香、香水兰、泽兰、女兰、香草、千金草之名。《香乘》卷四引《异物志》曰:“兜娄香出海边国,如都梁香,亦合香用。茎叶似水苏。”都梁,亦为山名,在今江苏盱眙(xū yí)县南。《太平寰宇记·河南道十六》“泗州盱眙县”:


都梁山,在县南十六里。《广志》云:“都梁山生淮兰草,一名都梁香草,故以为名。在楚州西南二百九里。”又,《阮升之记》云:“都梁山通钟离郡,广袤甚远,出桔梗、芫花等药。”伏滔《北征记》云:“有都梁香草,因以为名。”


都梁香即是用这种兰草制成的。《水经注·资水》记今湖南武冈县亦有都梁山:“县西有小山,山上有渟水,既清且浅,其中悉生兰草,绿叶紫茎,芳风藻川,兰馨远馥。俗谓兰为‘都梁’,山因以号,县受名焉。”《本草纲目·木之一·泽兰》引陶弘景曰:“生于泽旁,故名泽兰,亦名都梁香。”“今处处有之,多生下湿地,叶微香,可煎油及作浴汤。人家多种之,而叶小异。”吴均《行路难五首》其五:“博山炉中百和香,郁金苏合及都梁。”百和香,由各种香料和成的香。郁金、苏合、都梁,皆为香名。博山香炉中熏燃的都是名贵香料。

汉唐的进口香料,多产于西域及南海各国。《后汉书·贾琮传》:“旧交址土多珍产,明玑、翠羽、犀、象、瑇瑁、异香、美木之属,莫不自出。”异香,气味浓烈奇特的香料。《北史·西域传》:南天竺国产白真檀。《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扶南国出产沉木香,槃槃国产沉檀、詹糖香,中天竺国产郁金、苏合,波斯国出产玫瑰。《隋书·南蛮传》:赤土国产龙脑香。《隋书·西域传》:龟兹产胡粉、安息香,康国产阿萨那香,女国产麝香,波斯产薫陆、郁金、苏合、青木诸香。《通典·边防四·南蛮下》:“都昆出好栈香、藿香及流黄。”杜薄国“出鸡舌香,可含,以香不入衣服。”流黄,硫黄,中药。

宋人叶廷珪《名香谱》中提到的诸多名香,大部分是外来的,如蝉蚕香,又名瑞龙脑,交址进贡;茵犀香,汉武帝时西域进贡;龙文香,汉武帝时外国进贡;兜末香, 兜渠国所献;石叶香,魏文帝时腹题国进贡;凤髓香,出自藏真岛;荃芜香、神精香,出自波弋国;月支香,月支国进贡;拘勿头华香,拘勿头国进贡;精祇香,出自涂魂国;明庭香、明天发日香,出自胥陀寒国;安息香,出自三佛齐国;亚湿香,出自占城国;金颜香,出自大食、真腊国;鹧鸪斑香、思劳香,出自日南。还有罽宾国香、羯布罗香等等。古人对香料及国名的记述,不排除有传闻、想象的成分。

《乐府古辞》典型的民歌,全诗虽然只有短短24个字,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是中国文学史上记述“丝绸之路”贸易的开山之作,语言朴素,风格明快,记述真切具体,为我们研究“丝绸之路”贸易提供了珍贵文献。“丝绸之路”贸易东西往来,路途遥远,危机四伏,贩运的物品要体积小而价值高,这样才能赚取较高的利润。中原进入西域的物品以丝绸为主,西域进入中原的物品以香料、宝石为主,所以《乐府古辞》中商胡贩运至中原的物品,六种中有四种是香料。
*高建新,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唐代丝绸之路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20JZD047)阶段性成果。
来源:《文史知识》2023年第12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民族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