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丘成桐:関於中國建設高能對撞机的幾點意見並回答媒體的問題

丘成桐 数理人文 2022-07-30



最近很多媒體都在關注中國有沒有可能建造對撞机,這是好事,畢竟這是全球科學家都關注的事情。不幸的是,有些媒,體急於發表自己的意見,炒作新聞,不是無中生有,就是對被訪問者的説話,斷章取義。

對我個人而言,就發生過幾次這樣的媒體報導。舉例來說,《財新周刊》在我拒絕他們的訪問後,就製造了一個類似訪問我的稿子,憑想像和網上看到的傳言製造了一些新聞,並基於此而對我做人身攻擊。

最近又有記者不斷來問我一些可笑的問題,他們要我跟某個我從來沒有聽過的王孟源的先生對話,要我評論他最近寫的一篇關於對撞機的文章。同時記者堅持王先生是高能物理的專家:原因是王先生畢業於哈佛大學物理系,获得過博士。對我來說,這事實在有點意外。因為我兼任哈佛大學物理系和數學系的教授多年,卻從來沒有聽過王先生的名字(我是唯一由校長正式聘任並在兩個系內都可以投票的教授。)接到記者來信後,我請教哈佛大學物理系研究高能物理的同事誰認識王先生,結果沒有人聽過他的名字。經過多次訪尋後,終於知道他的導師是誰,那是一個沒有在系中升職的助理教授,難怪系中資深的高能物理學家都不認識王先生。據說王先生在他的博士論文後再沒有做任何有意思的論文,做生意已經二十多年了。聽到這個消息後,我不覺驚訝於中國媒體訪問科技專業的能力,實在有限得很!

據說王先生對我有很多指責,本來我不在乎,畢竟我每個星期都收到一些業餘學者解決大問題的來信,見怪不怪了。但是記者堅持,還扯上楊振寧教授,一下子從地面升到天上了,我不能不説幾句話。

我認識楊先生已經四十五年了。除了我的老師陳省身教授外,他一直是我最尊敬的科學家。他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統計物理和高能物理的工作都使人敬佩,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他把Weyl的規範場論推廣到非交換的情況。到了七十年代歐美諸人完成的高能物理的標準模型,可以説是人類有史以來對自然界認識最深刻的理論,這個模型的建立依賴非交換的規範場理論。

五十年來歐美不同地方的高能對撞機每一次得出來的重要結果,都能震撼人心,因為它顯示了大自然最基本結構的一部分。人類求知的終極問題是:天地是如何誕生的?每一次實驗的突破,都代表人類對這個問題進一步的瞭解。

這些實驗背後的基礎理論都用到楊先生的學説,因此每一次突破後,我們對楊先生的學問更加佩服。所以説楊先生反對高能物理需要有更進一步的發展,使人費解!這更不是華爾街一般的商人能夠理解的事情。

記者說楊教授反對在這個科學界最基本的學問領域上継續做硏究,這話是真是假?我不敢肯定。畢竟我和楊教授多有過從,卻從未親耳聽過他反對建立對撞機的事實,所以此話只能存疑了。

總而言之,科學的發展乃是眾多科學家努力的成果,並不屬於某人所有,真理只有經過反覆的論證和實驗,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同,所以古希臘哲人説: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要發掘宇宙間最基本的真理,更要有這種勇氣,這種毅力,才能完成。西方國家,無論是科學家,或是政府,為了了解大自然的奧秘,都願意無條件的付出大量的精力!一百多年來,多少智慧,多少金錢,投入在一些看來沒有用的基礎科學上,然而這些投資卻成就了今天西方國家文明的基礎。

今日的中國,已非吳下阿蒙,難道不需要為人類最崇高的理想作出貢獻?難道我們只是在遊戲機、房地產、互聯網上赚點好處,就心滿意足?在我記憶所及,中外古今都還沒有過這樣的大國!

我們撫心自問:中國當今的國力,沒有能力做這個對撞機嗎?中國領導説的和平崛起,可以沒有重要的文化內涵,沒有探索宇宙奧秘的勇氣嗎?現在中國反對建造對撞機的科學家們,有誰是高能物理的實驗專家?為什麼國外具有豐富經驗的專家,他們的意見變得不重要了?

建造對撞機對科學和對中國的重要性,在我和Steve Nadis的書的已講得很清楚了,希望大家用客觀理性的態度來看這事!





图书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