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两会丨委员风采(三)·龙大轩:出则传道授业 入则睿思穷理

重庆民盟 2023-06-30

聚焦两会 · 委员风采


“语言风趣幽默,气氛轻松热烈”,听民盟沙坪坝区西南政法大学总支盟员、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普法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华法文化传播教育教师团队”负责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龙大轩讲课,仿佛置身一场丰盛的文化盛宴,是一种精神享受。

师者:传道授业

“我喜欢给本科生上课,我认为教书才是一个教师的天职和生命。”对于龙大轩而言,教书育人不仅是他作为大学教授的本职,更是发自内心的追求与热爱。1988年至今,他深耕法学教育已经三十余年了,指导培养硕士、博士生百余名,本科生两千余名,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在他的影响下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推动法治社会建设方面贡献力量。

为了让学生喜欢听、听得懂,他总是寓教于乐,“四川话和普通话,这是我的独门秘技——双语教学”,龙大轩擅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贴合现实的比喻复活古籍经典,让历史人物变得鲜活立体,让历史知识变得易于理解。依托多元化的网络媒体,龙大轩还探索了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他主讲的《中国法律史》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下课程,成为爱课程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易等网站上高点击率、高关注度的“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热门课程;他主讲的《中国法制史》先后入选重庆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第五批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该课程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上的播放量已超380万,点赞量逾8万,观众留言互动气氛热烈:“龙教授的课总是这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妙趣横生。果然大家风范!不愧为西南一条真龙!”“亦庄亦谐,引古论今;西南政法,实在重庆!”

教学之外,龙大轩非常重视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在不同的道路与平台上发挥出独特的天赋。对于想潜心学术的学生,他提供专业的学术训练;对于想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他乐于搭建实践演练的舞台。他支持学生成立“中华法文化学习研究会”,开展“孝之道”演讲比赛、“法字方阵”法治文化电视大赛等法文化活动,获央视微视网络全程直播,网络互动人数达到八万人次;龙大轩带领学生们赴京录制《法律讲堂》春节特别节目《中华法文化》7集,组织师生参与最高人民法院十九大献礼节目《法治中国说》录制,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锻炼机会;在龙大轩的悉心指导下,多位研究生的论文先后被评为重庆市优秀硕士论文,多位博士生在《光明日报》《学习时报》《社会科学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文章。

每当提起弟子们的成就,龙大轩总是谦虚地说:“这都是他们个人的努力和造化,我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龙大轩“甘为人梯”的精神、“身正为范”的品格,激励着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投身于中华法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之中。2022年,龙大轩牵头组建的“中华法文化传播教育团队”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传者:妙语普法

“专业术语也要讲,但是少讲,并且讲了以后要用观众能听懂的话来解释清楚。”如何通过通俗有趣的语言,将中华法制数千年一脉相承的良法美意,转化为孩童老妪亦听得懂的知识,让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一直是龙大轩思考的问题。

从2011年开始,龙大轩受邀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会与法频道《法律讲堂(文史版)》栏目担任主讲专家,迄今为止,他已经录制并播出了《儒家法文化探秘》《中华法文化》《中华法制寻踪》等电视节目200余集,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热烈的反响,收获一片好评。央视社会与法频道综合部副主任权勇说:“新颖的讲课方式,幽默的语言表达,让我印象深刻。”

“电视传播面虽然广,但隔着屏幕,效果始终有所欠缺。”龙大轩不满足于线上普法的效果,立志于身体力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华法文化的巡回演讲。至今,他已步履北京、上海、重庆、四川、江苏等20多个省区市的高校、党政部门、司法机关,开展了中华法文化巡回演讲500余场,听讲人次8万以上。

他演讲时总是妙语连珠,紧扣社会现实,通过详实有趣的案例故事,将“孝道”“清官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巧妙结合。听众们在讲座中真切感受到中华法文化的生机与魅力,主动为龙大轩雅俗共赏、幽默风趣,集知识性、趣味性和专业性于一体的法文化传播方式点赞。山东邹城赵勇副市长评价:“龙大轩讲授精彩,其所作的讲座是将孝道文化作为一种提升素质,是推进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

由于在普法与中华法文化传播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龙大轩先后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普法人)”称号,被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评为“重庆市首届十大法治人物”,获得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颁发的“普法宣传工作特殊贡献奖”。

学者:睿思究理

“我做过小贩,卖过水果、香烟,什么样的活法都尝试过。最后还是觉得做学问好。”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执着于对知识的热爱,怀着为往圣继绝学的初心,龙大轩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他自号“睡龙先生”,取“潜心似睡治学问,翻身若龙游九天”之义,认为在只有“潜心似睡”的状态下,才能睿思穷理、精研本业。凭借不懈的努力与过人的天赋,他的科研之路很快硕果累累。

龙大轩是西南首位刑法史学博士,在40岁时即被破格评定为法学研究员,后又转评为教授。他的学术研究领域广博,精研儒家法文化、道家法文化、汉代律学、民族法文化、民间法等,先后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其中,《八议成制于汉论考》《程树德<汉律考>辨正一则》等文章以详实的史料与严谨的逻辑对学界误传已久的权威观点予以修正,荣获第三届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成果奖。

他出版了《道与中国法律传统》《乡土秩序与民间法律:羌族习惯法探析》等专著、教材10余部,先后荣获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二等、三等奖等荣誉。其中,《汉代律家与律章句学》一书,考证15名汉代律家,辑录亡佚千年之久的汉律章句543条,在学界赢得了“存亡继绝”的美誉。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重点、省部级等项目10余项,研究成果《重新认识中华法系》入选202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作为市政府参事、市政协委员,龙大轩不仅理论功底深厚,还积极资政议政,为法治建设建言献策,形成了丰硕的智库成果。2016年4月,他撰写的《身正为范传承法学》一文,被中纪委网站采纳、收录;2016年10月,受中央政法委邀请,参与研究、讨论、撰写、修改中央政治局第37次集体学习讲稿提纲《我国历史上的法治与德治》;2018年3月,为重庆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授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同志给予高度评价;2019年5月,被中组部、中宣部抽调,赴京编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案例》(重庆市巴南区“德法相伴”案例);2021年7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上讲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2022年5月,他撰写《建议进一步完善网络文化安全立法体系》的建议被中共重庆市委统战部采纳。

得益于优秀的科研表现,龙大轩的学术地位获得中国法史学界广泛认可,他先后入选当选重庆市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重庆市第八批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重庆市第三批学术技术带头人。 


“作为民盟的一员,我希望能秉承民盟‘关注民生、奔走国是’的矢志,继续在教书育人、传道普法、资政议政、学术研究方面略尽绵薄之力……”龙大轩寄语未来,神情坚毅。

重庆民盟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