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略智库任新建:上海临港的“港产城融合”为何值得学习

任新建 上海华略智库
2024-09-03

作者:华略智库创始合伙人、主任任新建来源:上海华略智库(ID:HUALUETT)
港产城融合是推动港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日,华略智库创始人任新建博士就“港产城融合发展”发表专题演讲,分享上海临港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本次讲座从发展目标、产业结构、政策扶持等方面介绍上海临港的建设发展,并对青岛市深化港产城融合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一起来看!全文9935字,阅读约25分钟
2023年4月14日上午,应山东港口集团邀请,华略智库创始人任新建博士为青岛市港产城融合发展专班举行题为“上海临港新片区建设发展经验及对青岛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建议”专题报告会。本文根据任新建博士的讲话实录整理。


很高兴来到青岛港口集团,就港产城融合发展这个主题,结合上海临港新片区建设经验,和大家做个交流探讨。

上海临港这几年因为有了自贸区新片区成为了一片热土,发展速度也是日新月异。但实际上,上海临港的建设已经超过20年。从区位和发展阶段看,上海的临港和青岛的董家口有相似性。

从到市中心的距离看,临港至上海中心城区路程距离约70公里,董家口到青岛市区约90公里,都属于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也是卫星城建设的空间距离。从发展历程看,青岛港经历了青岛老港区—前湾港—董家口港的三步走;上海港则逐渐实现了由十六铺码头—外高桥港—洋山港的迁移,在迁移中逐步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临港位于上海东南角,是典型向海而生的城市。从地图上看,中国海岸线像一张弓,长江是箭,临港则是箭头,直指广袤的太平洋。


这个独特区位,决定了临港有条件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上宣布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2019年8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挂牌设立,总面积为873平方公里,相当于4/5个浦东,先行启动区域面积为119.5平方公里。

临港新片区设立后,中央对临港建设发展高度重视,多次视察指导,做出重要指示。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期间,对临港新片区建设提出“五个重要”的功能定位——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田。

2022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临港新片区调研,提出“扮演不一般角色、实现不寻常作为、作出不平凡贡献”的要求。



“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鼓励和支持上海在推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大胆创新探索,要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1月)


“努力成为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田。”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1月)


“临港新片区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永葆创业初期的那股子激情勇气,大力弘扬城市精神品格,砥砺前行、奋发有为,努力扮演不一般的角色、实现不寻常的作为、作出不平凡的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李强(2022年8月19日)



因港而兴
临港的发展,和洋山港的建设是同步启动的。上世纪90年代,随着浦东开发开放,上海国际贸易快速发展,港口吞吐量迅速增加。但当时上海的主要港口外高桥港水深只有6-9米,难以满足5万吨级及以上货轮停泊需求。缺乏深水良港,成为制约上海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90年代中期,上海提出到外海建设深水港的开创性思路。多方寻觅之下,上海找到了位于杭州湾、行政上隶属于浙江的大小洋山岛,这里水深超过16米,完全具备建设深水港的条件。

2002年3月,国务院批准洋山港建设项目立项。2005年12月,洋山港一期五个泊位、1600米岸线建成,从临港地区通向洋山港全长32.2千米的东海大桥也同步开通。2006年12月,洋山二期开港,设计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210万标准箱。2007年12月,洋山三期开港,设计年吞吐能力280万标准箱。2017年12月,洋山四期试运行,首次采用了自动化设备和控制系统,由电脑控制桥吊来装卸集装箱,用无人驾驶的自动化引导运输车运输集装箱。

2022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30万标准箱大关,连续13年蝉联全球第一。其中,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2391.2万标准箱,占全港集装箱吞吐量的50.55%。


2002年6月26日,随着上海洋山深水港的建设启动,作为深水港建设的配套,上海临港新城的开发建设拉开了序幕。


整个城区的建设是从在海滩上吹泥开始的。一面把泥从海里吹进来造地,一面把泥从规划好的湖体里吹出去造湖。整个吹泥工程持续了整整两年,吹泥土方达到4500万立方米,吹出了大地,吹出了滴水湖,吹出了河道、桥梁和道路……

滴水湖是临港新城主城区的核心和象征,设计构思来源于德国GMP公司的总体规划方案:一滴来自天上的水滴,落入大海,泛起层层涟漪,水滴落入处形成直径为2.66公里、面积为5.66平方公里的滴水湖。滴水湖湖面面积接近于西湖,是迄今为止在海滩上开挖的世界最大人工湖。

临港从起步就按照高品质未来新城的标准规划建设,经过20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生态优良、宜居宜业、功能完整”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功能形态。

从交通规划来看,临港原是上海和长三角的“末梢”。已经纳入国家规划的沪舟、沪甬跨海通道建成后,从浙江舟山到上海临港,将从原来的5个小时,直接缩短到不到1个小时。

从更大范围看,未来东海大桥、沪舟甬跨海大通道、舟山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将串联起一个环杭州湾交通闭环,连接上海、临港、舟山、宁波、杭州、嘉兴等城市,临港与杭州、宁波、上海市区将形成大循环。临港也将从交通死角,变成了交通大通道和滨海交通枢纽,成为交通最便捷的城市之一。

图:临港新城与大湾区、长三角交通链接

从定位来看,临港作为上海重点打造的新城,其城市定位也经历了不断深化和演变。

2004年上海出台的《临港新城总体规划》,对临港提出三个定位:综合型滨海新城、上海辅城、现代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重要产业基地。

2010年国家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对临港的定位为:以现代装备制造为核心的重要产业基地、具有海港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和综合型滨海新城。

上海“十四五”规划纲要对临港的定位做了进一步提升:形成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一批更高开放度的功能型平台,初步构建世界一流滨海城市的框架形态和功能。



临港新城的定位


上海市政府《临港新城总体规划》(2004):“临港新城应依托集装箱国际深水枢纽港和国际航空枢纽港,发展成为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高度协调、功能完善、充满活力的综合型滨海新城和具有上海辅城地位的战略重点发展区域,并成为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重要产业基地之一。”


上海市《临港新城中心区一期建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对临港新城功能地位:长三角地区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核心地区。


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0年)对临港新城功能定位:依托集装箱国际深水枢纽港、国际航空枢纽港、建设以现代装备制造为核心的重要产业基地,具有海港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和综合型滨海新城。


上海“十四五”规划纲要对临港新片区定位要求:对标国际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区,更好发挥开放政策和制度的吸引力,助力形成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一批更高开放度的功能型平台,初步构建世界一流滨海城市的框架形态和功能。生产总值在2018年基础上翻两番。




发展目标
临港的发展目标,是以“五个重要”为统领,全力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要进行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努力成为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田,有针对性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制度建设,提高经济质量。”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对上海临港新片区提出了“五个重要”的指示要求



“五个重要”是临港新城和临港综保区建设的总遵循:

一是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这是中央对临港提出的明确目标。

二是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在岸业务是国内的业务,离岸业务包括离岸贸易、离岸金融等,临港要成为把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统筹起来发展的枢纽。

三是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中国企业可以借助临港这个跳板走出去,到国外投资、贸易,更好开展国际合作。

四是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内外打通。

五是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田。临港要积极参与国际治理,包括推动重要国际组织落地、参与国际标准规则制定等,增强中国在世界的发言权和标准制定权。

围绕“五个重要”,临港还提出了要打造两个特殊区域:

 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

所谓特殊经济功能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发展社会经济所划出的既定区域,政府为之特别赋予其与所承担的事权相应的特权,诸如税法、法律、监管等优惠政策,以达到促进工业制造、吸引外商投资、增加出口贸易和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等目的,而做出的各种特殊制度安排。

从国际上看,特殊经济功能区大概包括六种形态: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出口加工区(Export Processing Zone)、企业振兴区(Enterprise Zone)、自由港(Free Port)、单一工厂出口加工区(Single Factory Export Processing Zone)、特殊功能区(Special Zone)。

临港特殊经济功能区“特”在哪里?


一方面,特在“五自由一便利”:

贸易自由方面,建设全国唯一的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培育保税研发、保税维修、保税制造、保税展示交易等创新业态。

投资自由方面,成立全国首家外资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首家跨国金融集团独资的金融科技公司,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

资金自由方面,率先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放宽跨境投融资币种匹配要求和非金融企业境外放款规模。

运输自由方面,率先开展外资班轮公司非五星旗国际航行船舶沿海捎带业务,建设洋山国际中转集拼公共服务中心,设立东北亚空箱交换中心。

人员从业自由方面,率先探索建立电子口岸签证机制,实施外籍人才最长5年工作类居留许可。

数据跨境流动便利方面,完成全国首家车企数据跨境流动安全评估,并设立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存证中心。

另一方面,特在“五不”机制:

一是从港口的货物功能来说,转关货物不报关;二是转口货物不报检;三是转口货物价值量不统计,物理量和吞吐量统计;四是“不征税”,即作为境内关外,自由贸易港实施同国内其他地区不同的竞争性的税收与制度安排,包括免征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区内的法人进行交易时免征增值税;五是“不核销”,即不设外汇管制。

 打造特殊综合保税区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由芦潮港区域、小洋山岛区域、浦东机场南部区域等3个区域、5个区块组成,规划面积25.31平方公里,是我国151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开放程度最高,也是唯一一个特殊综合保税区。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特”在哪里?

一是在申报模式上,除法律法规要求必须进行申报的内容,“一线”对于不涉证、不涉检的货物,采用径行提货、发货模式;“二线”由以往区内外企业双侧申报制度改为区外企业单侧申报制度。

二是在贸易管制上,除涉及国际公约、条约、协定或涉及安全准入管理的货物,确需在“一线”验核监管证件外,其余在“二线”验核。对依法实施检疫的货物,原则上在口岸完成;对入境检验的货物,原则上在“二线”实施。对涉证涉检货物在“一线”或“二线”只验核一次,不重复验核。

三是在区内管理上,海关取消账册管理,免于手册核销、单耗管理等海关常规监管,在区内实行企业自律管理,海关不干预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企业可依法开展中转、集拼、存储、加工、制造、交易、展示、研发、再制造、检测维修、分销和配送等业务。货物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内不设存储期限。

四是在统计制度上,改变原有实时、逐票统计方式,将统计数据采集手段前伸至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管理机构建立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自动汇总。

五是在信息化管理上,依托临港新片区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搭建统一规范、真实可靠的信息底账库,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可溯、责任可究。

六是在协同管理上,特殊综合保税区的管理机构将建立企业信用、重大事件、年报披露等信息主动公示制度,体现共管共治。

从未来发展看,临港新片区要重点突出四大定位:

一是开放创新的全球枢纽。形成通达全球的门户枢纽,深度嵌入全球城市网络,打造最开放的创新生态和最具竞争力的创新功能,吸引全球创新创业人才集聚。

二是智慧生态的未来之城。坚守陆河海相汇、水林田交融的绿色生态格局,积极运用最新理念和最前沿技术,建设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低碳城市和韧性城市。

三是产城融合的活力新城。注重职住平衡、合理配置产业要素和生活功能,积极导入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提升城市品质和活力。

四是宜业宜居的魅力都市。强调塑造滨海特色鲜明、富有人文底蕴的城市风貌,打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培育开放创新、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

到 2035 年,临港新片区经济总量要超过1万亿元,常住人口规模达250万左右,建成世界一流滨海城市。

从经济总量看,目前上海浦东新区的GDP约1.6万亿元,青岛经济体量约1.5万亿元,宁波约1.5万亿元,12年后临港经济相当于现在浦东、青岛和宁波的3/5。

从人口数量看,浦东新区现在人口为570多万,临港在12年后要集聚接近当前浦东一半的人口,这也相当于昆山现在的人口数量。香港去年在毗邻深圳的地方规划了北部大都会区,规划目标人口数量是250万,也和上海临港提的目标差不多。

从上面可以看出,上海对临港的定位是作为完整城市形态的,而且是独立的、综合性的滨海城市。


城市极核
临港不仅仅是独立的节点型城市,而且未来还有可能是高能级的城市极核。

上海“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形成“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市域空间新格局。其中的“两翼齐飞”,就是东翼的临港新片区,西翼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要发挥对内对外开放枢纽作用。

浦东新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一轴三带”生产力发展布局

“一轴”是指全市东西城市发展轴的浦东段,联动陆家嘴金融城、张江科学城、国际旅游度假区(旅游城)、浦东枢纽(航空城)、临港新片区(未来城),集中展现上海城市风貌和全球城市核心功能。

“三带”是指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带,包括滨江文化商务休闲带(“五彩滨江”)、金色中环发展带(“金色中环”)和南北科技创新带(“创新走廊”)。临港和张江一样,既位于东西发展轴上,又坐落在南北科技创新带上。


在临港的产城融合区,构建由滴水湖核心、沿海发展带和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前沿科技产业区、综合产业区、新兴产业区组成的“一核一带四区”功能布局。其中,滴水湖核心围绕现代服务业开放区和国际创新协同区,重点建设滴水湖金融湾、105社区TOD开发区域、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和“信息飞鱼”等重要载体。


到2035年,临港将全面实现15分钟到达浦东枢纽、30分钟可达龙阳路枢纽、60分钟可达虹桥枢纽、90分钟可达长三角毗邻城市。

产业标杆
临港新片区“十四五”规划提出,重点打造六大重点产业、四大特色产业和四大现代服务业。

六大重点产业体系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其中,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重点主攻方向,临港正加快建设东方芯港、生命蓝湾等特色产业园区;航空航天产业,中国商飞已于2013年落户,2020年临港大飞机园正式启动建设;新能源汽车,特斯拉超级工厂设在临港,目前已经实现年产71万辆。2023年4月9日,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也落户临港;高端装备是临港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发力的产业。到2025年,六大重点产业规模体量将达到六千亿元。

四大新型特色产业包括氢能、绿色再制造、新一代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海洋高端装备。其中,氢能重点构建氢能源汽车产业链,建立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体系,建设“国际氢能谷”等;再制造产业在汽车、飞机等装备领域发展比较快,是绿色循环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重点打造上海绿色再制造产业先行引领区。

虽然临港离上海市区比较远,但并不意味着只能发展制造业,作为独立节点城市打造的临港,一开始就把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比如,金融业,临港非常适合打造金融改革创新的试验田,不管是离岸金融、跨境金融、产业金融、贸易金融,都有很大发展空间。发展航运服务、国际贸易产业,是临港作为港口城市的应有之义。此外,作为承担实现数据跨境流动便利的新片区,临港也把数字经济发展放到重要位置,正在加快打造国家数据跨境流动试验示范区,建设信息飞鱼、国际数据港等数字经济园区。


双特政策
从2019年设立到现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国家、上海市、浦东新区和临港管委会层面先后发布了一百多个支持临港发展的各类政策文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临港“双特”政策。

2013年2月28日,为支持临港地区发展,上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在临港地区建立特别机制和实施特殊政策的意见》及配套实施细则(即“双特”政策1.0版本)。这一政策的核心要义,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临港事临港办,临港钱临港用。

“双特”政策1.0版本重点在财力方面给予临港大力度支持。比如,设立每年10亿元的产业专项发展资金;设立10亿元种子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成立100亿元临港产业基金;对新能源装备、汽车整车、民用航空等新兴产业集群,将区级新增贡献的最高60%用于扶持其发展。



临港“双特”政策1.0版本核心内容


建立每年10亿元的产业专项发展资金(市区各5亿元),重点对临港新兴产业、技术改造、自主创新、科技孵化器等进行扶持。


通过10亿元种子基金,成立100亿元临港产业基金,推动临港地区产业发展。


对新能源装备、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船舶关键件、海洋工程、工程机械等装备产业集群,以及民用航空、光电子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海洋产业等新兴产业集群,给予区级新增贡献的最高60%奖励。


对注册经营在临港的总部机构,三年内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租金和最高200万元的物业管理费扶持。


规划建设100万平方米“双定双限房”和200万平方米的“先租后售”公共租赁房,入驻临港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可以购买上述公共租赁房,三年内均价为6500元/平方米。符合一定条件的个人可以购买“双定双限房”,三年内均价为7500元/平方米。


鼓励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在临港地区,开办有较高知名度的国际学校、国际医院,支持市、区示范性中、小、幼合作办学,支持开办高校附属中小学,临港提供从土地供应到建设、运营进行一揽子扶持。



2016年7月,上海市政府延续上一轮临港地区建立特别机制和实施特殊政策的基础上,又出台了《关于深化完善“双特”政策支持临港地区新一轮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双特”政策2.0版本)。

2.0临港版本着力推动事权下放。比如,上海市和浦东新区对临港有承接能力的行政事权,全部下放临港管委会。南汇新城镇、万祥镇、泥城镇和书院镇四个镇的经济开发权、规划权、招商引资等,也全部由临港统筹。当然,财力支持也不遑多让,临港的土地出让市、区两级所得,在扣除国家及本市规定计提有关专项资金后,全部用于支持临港地区发展。浦东新区、奉贤区对临港税收区级所得部分,全部留给临港地区。



临港“双特”政策2.0版本核心内容


权力下放:市政府下放给浦东新区的行政审批事项,凡是临港地区具有承接能力的,全部下放给临港地区管理。


权力统筹:临港地区管委会负责统筹推进临港地区规划编制、土地管理、资源利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工作,南汇新城镇、万祥镇、泥城镇和书院镇(以下统称“四镇”)重点做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工作,将四镇招商引资职能转移整合到临港地区管委会。


财力保障:(1)上海市政府对临港地区重大项目的规划布局以及资源配置、专项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浦东新区政府继续支持临港地区开发建设和产业发展,并按照有关事权分工,对临港地区基础设施运营维护、公共服务项目等予以财力保障。(2)临港地区内土地出让市、区两级所得收入,在扣除国家及本市规定计提有关专项资金后,全部用于支持临港地区发展。浦东新区、奉贤区对临港税收区级所得部分全部留给临港地区。2015年后临港地区产生的新增政府债务,分别计入浦东新区和奉贤区区级债务。


项目扶持:(1)上海的民用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高端数控机床与基础装备、深远海洋工程装备及材料、高端能源装备等国家产业化专项和重大工程,优先向临港地区布局。(2)建立临港与上海品牌园区联动发展机制,吸引高水平项目向临港地区布局,对项目在临港地区形成的增量收益按照比例分享。


土地保障:(1)保障临港地区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益类项目土地指标,重点产业项目经论证后安排新增用地计划。(2)临港地区土地减量化工作由临港地区管委会统筹,区域内各镇减量化指标由临港地区管委会统一管理。(3)对临港地区重点急需项目,支持采用暂借减量化周转指标方式予以解决。



临港不仅仅作为政策的洼地,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也全面发力。2023年1月28日,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全面深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1+9+X”体系。“1”即全面复制推广特斯拉审批模式。当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从奠基到投产耗时不到一年,创下了世界之最。同时,做好4个“减法”和4个“加法”。“9”即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提出9项创新工程。“X”即全面落实上海市“营商环境3.0版”的一揽子改革措施。

临港还提出了建设全球动力之城、数字孪生城市、无废城市、国际低碳发展城市标杆的目标,着力打造融合生长的未来之城。


几点启示
青岛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关键在于用好青岛港这一战略资源和“硬核”优势,构建“港为依托、产为支撑、城为目标”的港产城融合发展新生态。

一是充分认识港口的集聚辐射效应。青岛港和上海临港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无一例外都要依靠港口发挥带动作用。从空间距离看,临港是港城分离,城的建设是相对独立的。而董家口比临港更有优势,可以按照完整的临港城市形态去谋划,加快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打造独立的节点型城市。

二是高站位高水平谋划港城定位蓝图。定位决定方向,临港的定位是极具前瞻性和国际化的,青岛港要以更高的定位、更大的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三是大手笔推进港城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必须超前谋划和建设。临港作为上海重点打造的未来城市标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极具前瞻性,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使临港从交通“死角”一跃成为交通枢纽。董家口港产城融合发展,建议结合港口的发展,超前谋划重大基础设施,不断强化城市功能和城市链接,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四是前瞻性布局先进产业体系。当前,国家正在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山东省着力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董家口地区不仅要落地与港口、航运密切相关的产业,更应前瞻性布局高端产业,积极抢占新赛道,超前谋划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全市乃至全省的新兴产业高地。

五是高含金量政策支撑城市聚能和产业发展。董家口要围绕总书记对青岛提出的“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要求,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市级和新区层面政策支持,全面提升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政策含金量,更好吸引集聚高端产业、高端人才、重大项目等,努力打造成为营商环境一流、产业兴旺发达、城市功能完善、环境生态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城市。
下面这些文章,可能你也喜欢
【】
【原创】《上海国资》专访华略智库专家:国企如何当好科创“国家队”【原创】苏州再起跳:蓄势待发的高新区创新集群【原创】赶烤淄博:这座山东城市出圈的底层逻辑【原创】胶澳青岛:北方第二城的雄心和梦想
【原创】华略招商培训之四:嘉兴洪合的光电产业强镇之路【热文】淄博烧烤火爆“出圈”,为城市文旅营销带来哪些启示?【热文】最近,各省一把手都去安徽学“招商引资”了【热文】黄奇帆最新演讲:中国高质量发展要解决什么问题【热文】这座城市曾是“文科学霸”,却敢与北上广比“硬核”科技【热文】从曹县到淄博,小城市出圈的“品牌方法论”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华略智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