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速览 | 《风景园林》2023-07 景观智能化规划与设计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LAVISION
2024-09-02

《风景园林》2023-07 | 216 Vol.30

专题:景观智能化规划与设计



本期导览


刊首语

| 景观智能化规划与设计

胡一可

点击查看全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空间规划设计需求及相应技术手段的变化,未来的风景园林行业需要经由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途径,围绕社会、环境等一系列问题,提出景观的解决方案,改善生活品质。智能化是从“人工”到“自动”再到“自主”的过程。在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景观规划设计逐渐具备灵敏感知、精准判断、自适应学习和有效执行等特征,即景观规划设计及管理逐渐智能化。智能化的数字技术应用于景观中的规划设计与管理,满足新需求或创造智慧场景即为智慧景观。



专题:景观智能化规划与设计

基于样式生成对抗网络的风景园林方案生成及设计特征识别

陈然 赵晶*

摘要:【目的】人工智能算法能否有效习得风景园林设计特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方法】采用样式生成对抗网络2代(style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2,  StyleGAN2)算法,通过算法训练生成风景园林设计方案;之后拆解StyleGAN2算法中的w向量,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降维方法和无监督学习K均值聚类方法可视化w向量特征;最后根据w向量的数据特征和生成结果的关联,分析算法对设计方案特征的提取能力。【结果】StyleGAN2可以为不同类型的场地生成高质量和多样化的设计方案,并且可以识别和提取一些高维抽象设计特征,如植被密度、水域面积、铺装面积、道路网络结构等。【结论】神经网络不仅可以识别图像形态特征,还可以在没有人类指导的情况下,无监督学习识别部分抽象的高维设计特征。但目前大部分设计特征耦合性较高,这是风景园林工作的复杂性和算法低可解释性共同导致的,需要未来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风景园林;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生成设计;生成对抗网络;可解释性

z 向量和 w 向量数据特征对比


延伸阅读:

[1] 包瑞清.基于机器学习的风景园林智能化分析应用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5):29-34.

[2] 蔡凌豪.风景园林数字化规划设计概念谱系与流程图解[J].风景园林,2013,20(1):48-57.



基于深度学习的水体生境图像分类与质量评价——以长三角一体化先行启动区为例

汪洁琼 江卉卿 王敏*

摘要:【目的】面对长三角一体化地区生态高质量修复与智能化监测的更高诉求,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水体生境质量评价,旨在探索风景园林数字技术的前沿领域,为长三角一体化地区的水体生态修复与生态绿色发展提供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类方法,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训练,实现大范围、大批量的水体生境卫星图像智能识别、分类与评价。【结果】构建了长三角一体化先行启动区水体生境卫星图像数据集,训练了水体生境质量评价深度学习模型,对研究范围内全域的水体生境进行了高精度、自动化的生境质量评价。【结论】深度学习模型能够长时序、大范围地对水体生境进行质量评价,为水体生境的修复实践提供技术支撑,未来可实现对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体生境质量的跟踪监测。

关键词:风景园林;人工智能;水体生境;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图像分类;卷积神经网络;长三角

长三角一体化先行启动区水体生境质量评价结果


延伸阅读:

[1] 叶宇,张灵珠,颜文涛,等.街道绿化品质的人本视角测度框架:基于百度街景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大规模分析[J].风景园林,2018,25(8):24-29.

[2] 胡一可,张天霖,王磊,等.景观服务视角下城市街区感知测度及空间分布特征[J].风景园林,2022,29(10):45-52.



| 数字技术驱动的城市景观应用场景与实践路径

梁佳宁 李文竹* 李伟健 龙瀛

摘要:【目的】在面向未来的“数字景观”发展趋势下,数字技术如何赋能城市景观空间,及其应用场景、与设计方案结合的实践路径等是未来景观设计实践落地的重要内容。【方法】立足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结合“数字景观图层”规划设计项目实践经验对此进行梳理。【结果】系统总结了数字景观技术及其“感知采集—分析计算—调节交互”的作用流程,将应用场景划分为“实体景观空间干预”和“虚拟景观场所营造”,详细探讨各场景运用技术及作用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数字景观“信息汇总—技术筛选—应用集成”的具体实践路径,为数字景观技术发展演进背景下的未来城市景观设计提供方法指引。【结论】数字景观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辅助城市景观空间的设计,从而塑造更人性化的城市景观空间。未来仍需在作用机制、设计行为和跨学科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

关键词:数字景观;风景园林;公众需求;景观设计;未来城市

“实体景观空间干预”作用流程


延伸阅读:

[1] 张洋,李长霖,吴菲.数字化技术驱动下的交互景观实践与未来趋势[J].风景园林,2021,28(4):99-104.

[2] 张洋,葛梦婷,董孟斌,等.数字化背景下人机交互对景观感知的影响[J].风景园林,2022,29(9):48-54.

[3] 匡纬.“人机交互技术”支持下的“动态”景观设计未来[J].风景园林,2016,23(2):14-19.

[4] 成实,张潇涵,成玉宁.数字景观技术在中国风景园林领域的运用前瞻[J].风景园林,2021,28(1):46-52.

[5] 张洋,夏舫,李长霖.智慧公园建设框架构建研究:以北京海淀公园智慧化改造为例[J].风景园林,2020,27(5):78-87.



人群动态分布感知下的天津市公园活力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张赫 贺晶 杨天宇 曹舒仪

摘要:【目的】人群的动态分布是公园内部活力及外部需求规模的关键表征,如何基于物联感知下的人群分布数据,识别并提升公园活力(即使用效率)的问题亟待解决。【方法】以天津市为例,识别差异化情景下公园绿地的活力强度、波动性特征及模式,进行服务半径内动态的需求规模与公园活力的回归分析。【结果】活力模式分类下,各级公园主要由“高强度-低波动”的锚点类、“低强度-高波动”的游离类构成,且社区公园整体使用效率高于综合公园;另外,需求导向的人群规模及波动因素对社区公园活力的影响较大,而供给导向的外部功能及内部构成等则是提升综合公园活力的关键。【结论】人群分布的实时监测为即时识别公园活力提供基础,并有助于提升公园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风景园林;人群动态分布;物联网;公园绿地;活力模式;天津市

综合公园空间布局


延伸阅读:

[1] 刘颂,杨莹,贾虎.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上海市社区公园服务半径及影响因素研究[J].风景园林,2021,28(6):88-93.

[2] 史宜,李婷婷,杨俊宴.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市滨水空间活力研究:以苏州金鸡湖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1):31-38.

[3] 刘颂,赖思琪.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市黄浦江滨水区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3):75-81.



基于景感生态理念的历史街区场所营造智能化路径

刘江 蒋思雨 张兵华*

摘要:【目的】历史街区场所营造的智能化路径分析,对于提升历史街区的空间体验品质,创造融合历史韵味和现代便利的宜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景感生态理念为指导,运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等智能化方法进行场所营造的智能化路径探索。【结果】在梳理景感生态学核心理论与研究框架的基础上,从本底环境要素信息和人的感知信息2个方面总结了历史街区景感营造的主要内容和过程框架。探讨了从数据获取、数据分析、愿景构建到模型构建的景感营造全过程的智能化路径。【结论】探索景感生态理念在历史街区场所营造中的应用,是实现历史街区空间体验品质提升以及智能化管理的有效路径,能够为智能化管理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持,并为其他类似场所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景感生态;场所营造;智能化;物理感知;心理认知

历史街区景感营造过程框架


延伸阅读:

[1] 刘江,杨玲,黄丽坤.生态型城市公园声景体验的影响因素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5):89-93.

[2] 李良,罗寒跃,姜斌.提升安全感的大学校园景观研究及规划设计策略探析[J].风景园林,2018,25(7):42-46.

[3] 刘江,唐新蔚.基于景感生态理念的恢复性景观设计思考[J].风景园林,2021,28(3):107-112.



可持续建成环境研究的机器学习应用进展与展望

刘泽润 刘超*

摘要:【目的】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正在经历快速发展阶段,其中机器学习的应用尤为瞩目,探索机器学习对可持续建成环境研究的影响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方法】基于文献综述,聚焦城市公共健康、能源碳排放、气候环境、生态系统、绿色出行5个可持续建成环境重要议题,详述机器学习的概念、分类、重要算法及关键应用。【结果】提出机器学习应用预测性有余解释力不足的特点,梳理机器学习发展从预测性到解释性的趋势,分析机器学习应用对研究的影响。【结论】结果表明:解释性方法和可读模型增多,研究目的更加侧重决策解读和规律总结,但基于实证研究的因果机制探索仍较少。基于此,比较分析了机器学习在不同议题中的典型应用,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人工智能;解释性机器学习;公共健康;能源碳排放;气候环境;生态系统

可持续建成环境概念及重要议题


延伸阅读:

[1] 王兰,张苏榕,杨秀.建成环境满意度对乡村新型社区居民自评健康的影响分析:以成都市远郊 4 个社区为例[J].风景园林,2020,27(9):57-62.



作品

大树学园:深圳坪山儿童公园

WEi 景观设计

      坪山儿童公园位于坪山区碧岭街道沙湖社区,占地面积约 5.7 万m2,南依马峦山风景区,社区生活成熟,自然风景优美。作为深圳第一个区级专类儿童公园,公园秉持自然生态、自然游乐、自然教育理念,打造“山水相依”“寓教于乐”“林溪探险”“创意生境”的自然游乐公园。

城市自然聚集地



新西兰奥克兰国际机场景观

Surfacedesign 事务所

      2007 年至今,Surfacedesign事务所与机场的管理人员合作,共同致力于建设怡人的户外环境,提升新西兰的国家形象,打造出别具一格的自然景观。为了维护该地区的大型绿地和生态敏感性景观遗产,机场委托事务所提出一个持续到2044年的更新计划。项目在机场及其附近共占地约1 500 hm2(6平方英里)。建设该地区绿色空间网络格局的基本方法为优先使用乡土植物、营造新西兰传统地貌,并在区域内设置一条贯穿全国的国家自行车道。

树篱为地景和植物创造的柔和背景



| 守卫巡逻队——守卫瞭望平台

Mjölk 建筑事务所

      守卫山(Stráž)上有4座与众不同的瞭望平台,他们如同“守卫”般,俯瞰着下方的伊泽拉河畔罗基特尼采镇(Rokytnice nadJizerou),代号分别为“矿工”“狐狸”“绵羊”和“熊”。这几个要素来源于当地小镇的盾形徽章,为几座平台提供了景观意向,更增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他们是历史的象征,恍惚间,当年敌军入侵,山顶上狼烟四起,警示山脚下城镇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陡峭的山崖



研究

基于《清漪园地盘画样》的清漪园万寿山总体设计方法

宋恬恬 朱育帆*

摘要:【目的】以清漪园为例研究清代大型皇家园林总体设计方法,对于拓展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理论和支撑颐和园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清漪园万寿山区域为例,对清代样式房《清漪园地盘画样》的图纸性质进行考察并对图上布局进行量化分析,探讨制图特征与清代平格技术的关联性,并综合史料与现状调研构建万寿山总体设计方法与技术要点。【结果】1)《清漪园地盘画样》存在统一的绘图比例和5丈的绘图模数,推测由早期清漪园设计图为底本复制、改绘而成;2)该图的制图特征与清代平格技术存在紧密关联,推测是以5丈见方的平格图为底图绘制而成。【结论】清漪园万寿山的总体设计方法以平格技术为关键支撑,包括平格地形测绘和总体布局2个关键流程,核心是以平格图为底图开展图上设计,进而整体控制建筑群的选址、规模和轴线位置。研究从技术视角揭示了清漪园万寿山的整体布局方法,推进了对清代大型园林总体设计的认识。

关键词:皇家园林;设计方法;整体布局;模数化;平格图;样式雷;颐和园

颐和园与清漪园的建筑群承续关系


延伸阅读:

[1] 刘珊珊,黄晓,尹重君.中国皇家园林仙境营造中的药用植物造景[J].风景园林,2022,29(8):45-50.



信息流介入公共空间活力营造——基于城市公园的大数据循证分析

魏迪 陆毅 汪原* 胡兴

摘要:【目的】基于多源城市大数据,探寻信息流与公共空间活力的关系。【方法】以深圳市125个城市公园及其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 UGC)为例,在控制区位特征、可达性、公共空间特征后,量化信息流对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信息流对空间活力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信息流的不同变量(评分、情绪值、曝光度)与信息流类型对空间活力效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研究结果证实了信息流的显著效应及其异质性,为公共空间的活力营造提供定量数据支撑与策略。通过分析信息流介入活力营造的现象与机制,进一步反思人、技术与城市的关系,以重新理解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的当代性。

关键词:公共空间活力;信息流;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城市公园;用户生成内容;大数据

样本公园的活力值与 UGC 属性的空间分布


延伸阅读:

[1] 刘颂,赖思琪.多源数据支持下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使用人群多样性影响因素[J].风景园林,2021,28(9):75-81.

[2] 刘颂,赖思琪.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市黄浦江滨水区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3):75-81.



上海梅雨期佛甲草轻薄屋顶绿化的滞蓄效果监测评估

骆天庆 黄胤

摘要:【目的】针对适于上海地区存量建筑推广使用的8 cm基质佛甲草屋顶绿化产品,评估其在梅雨期的滞蓄实效。【方法】构建平、坡屋面组试验装置,实测佛甲草模块在梅雨期自然降水环境和当地典型平、坡屋面条件下的滞蓄能力,比较梅雨全期及单次降雨事件下平、坡屋面组的滞蓄差异。【结果】发现平、坡屋面组试验模块对梅雨全期的平均滞蓄率分别可达到38.9%和30.6%,期间单次降雨的滞蓄率差异较大,除连绵降雨过程中的大、暴雨外,均可在降低径流峰值、减少径流总量和延缓产流上发挥较为理想的作用。【结论】在上海及长江中下游梅雨地区,对新建或既有建筑,尤其是平屋顶建筑推广建设拓展型屋顶绿化,是有效的节地型海绵措施。

关键词:屋顶绿化;雨水滞蓄;海绵措施;梅雨期;上海

技术路线


延伸阅读:

[1] 勒尔.中国海绵城市:一座巨型绿色屋顶实验室[J].风景园林,2018,25(9):66-73.

[2] 于冰沁,车生泉,严巍,等.上海海绵城市绿地建设指标及低影响开发技术示范[J].风景园林,2016,23(3):21-26.

[3] 骆天庆,苏怡柠,陈思羽.高度城市化地区既有建筑屋顶绿化建设潜力评析: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J].风景园林,2019,26(1):82-85.



冬季寒地城市公园环境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路径

袁青 马雪岩 冷红*

摘要:【目的】城市公园是老年人日常社会交往的主要场所,其环境质量对于促进老年人社会交往、改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探索冬季恶劣气候下寒地城市公园环境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寒地城市公园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路径,并且验证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构建以城市公园自然环境、人工环境、老年人社会交往和老年人心理健康为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经数据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冬季寒地城市公园中,自然环境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不显著;人工环境对老年人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均显著,其中社会交往在人工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结论】揭示了冬季寒地城市公园环境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路径,证实了寒地城市公园环境通过影响老年人的社会交往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在寒地城市公园的适老化设计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健康城市;寒地城市;城市公园;心理健康;社会交往;老年人

城市公园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路径


延伸阅读:

[1] 韩冰冰,冷红.寒地社区绿色空间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以长春市为例[J].风景园林,2022,29(1):115-121.

[2] 冷红,李姝媛,赵慧敏.促进心血管健康健身行为的寒地城市公园规划研究[J].风景园林,2021,28(3):69-74.



城市公园老年人休闲活动参与度对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周卫 范少贞 闫晨* 兰思仁

摘要:【目的】在城市公园休闲活动情境下探究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可为园区休闲品质的改善与游憩环境的适老化更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自我调节理论,以恢复体验和积极情绪为中介变量,引入地方依恋作为调节变量,以此构建休闲活动参与度与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机制模型,并以福州市的8个城市公园为例进行实证检验,探究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结果】结果表明:1)休闲活动参与度能直接或通过恢复体验和积极情绪的中介效应间接正向影响幸福感;2)中介变量恢复体验和积极情绪均受到地方依恋的调节;3)地方依恋可以提高恢复体验对幸福感的影响,从而正向调节恢复体验的中介效应,也能够削弱积极情绪对幸福感的影响,从而负向调节积极情绪的中介效应。【结论】因此,在城市公园的适老化更新中应充分重视老年人休闲活动参与水平的提升,并针对不同地方依恋水平的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休闲体验,以期实现老年人幸福感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公园;适老化;结构方程模型;地方依恋;恢复体验;积极情绪

地方依赖调节下恢复体验的中介效应


延伸阅读:

[1] 韩冰冰,冷红.寒地社区绿色空间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以长春市为例[J].风景园林,2022,29(1):115-121.

[2] 岳亚飞,杨东峰,徐丹.城市蓝绿空间对老年心理健康影响机制的探究与检验[J].风景园林,2022,29(12):71-77.



长三角沙地圩田类型分布识别与形态特征分析

崔子淇 郭巍*

摘要:【目的】沙地圩田在长三角地区沿江地带以线性分布的形式跨越多个县市,目前正面临类型划分不清与资料收集困难等问题,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形态类型划分与分布范围识别。【方法】本研究依据文献资料中对沙地圩田形成机制的记载,结合历史地图和历史遥感影像对景观形态进行初步类型辨识和标记。随后利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的SegNet语义分割网络模型配合人工目视解译技术,预测识别长三角地区沙地圩田的分布范围。最后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分析沙地圩田的区域分布特征与水网发育动力,总结其景观营建智慧。【结果】长三角地区沙地圩田可初步划分为3种类型:沙地内圈圩田、沙地外滩圩田、江口新垦圩田。预测结果表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是沙地圩田景观结构、分布规律和水网发育的主导性因素。3种类型沙地圩田所呈现出的景观结构存在历时性演变特征,体现出景观营建的环境适应性特点。【结论】研究表明类型学归类方法可以对区域尺度下的沙地圩田进行类型划分、形态分析与演变特征总结,同时配合机器学习类人工智能可以更高效地识别各类型圩田的分布范围,为今后类似的乡村景观研究提供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类型学;机器学习;长三角;沙地圩田

沙地圩田的典型案例


延伸阅读:

[1] 郭巍,侯晓蕾,崔子淇.圩田景观视野下的宁波日月二湖传统风景营建研究[J].风景园林,2021,28(5):120-125.



基于数字测绘的西湖行宫园林遗址空间特征探析

胡雨欣 洪泉* 唐慧超 吴越

摘要:【目的】利用数字测绘技术获取西湖行宫园林遗址的三维空间信息,探析行宫园林的空间特征。【方法】以历史格局保存较完好的杭州西湖行宫园林为例,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以三维激光扫描为主要方式获取原始点云数据,经SCENE 2019.0软件处理,构建西湖行宫园林现状的三维点云模型,并增补缺失的历史建筑模型。从整体格局、空间感受和竖向视线关系3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总结园林空间特征。【结果】西湖行宫园林依照地形山势规划出4层台地,台地内部再分隔出不同院落,满足戏剧观演、观景游览等活动需求;受地形所限,院落以横向并列排布的组织形式来增加空间层次;山脊线处以线性排布景点的方式形成带状空间,强化视觉引导。游览时的空间感受主要经历了4次由收至放的变化,且程度逐渐加深,至山脊线处给人极度开阔的感受。台层间的高差变化和路径多处转折,使登临时俯仰之间皆可互相眺望,形成竖向上的对景;山脊线处以借景手法收纳外部西湖风光,扩大园林感知空间。【结论】从还原历史空间感受的角度,对园林修复提出建议,并总结使用数字测绘方式进行传统园林空间分析的技术要点和优势,以期为同类传统园林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数字测绘;三维激光扫描;园林空间;量化分析;清西湖行宫遗址

西湖行宫园林遗址现状平面图



城市八景中的流域山水营建智慧研究——以汉江沿线(湖北段)为例

王之羿 覃远 陈期钰 万敏*

摘要:【目的】综述山水营建智慧的研究发展,在城市八景中发掘山水营建智慧的潜在价值。【方法】运用古籍考释法、归纳法、人文风景制图法梳理出汉江沿线(湖北段)的13个清代府州县的114处城市八景景目。【结果】围绕城市八景是流域局地山水营建智慧的表征,阐述了城市八景是流域局地山水“形势”的诗意表述,通过“以人为胜”赋予同质化平原之山水以特色。阐明其“时空周正”的组织、利用局地山水的营造规律,以及“内聚外控”“水缘串景”“山缘串景”“山水呈景”“散点式”的局地自然山水格局特征。城市八景是顺应整体流域山水格局营造智慧的产物,具体表现为城市八景是对汉江流域整体山水格局的高度呼应,也是流域风土特色的场景集萃。【结论】城市八景文化具有出乎史的特质,其乐山乐水的思想促生城市八景保护,并因存史纳文而成为城市山水特色保护之“大道”。

关键词:风景园林;八景文化;山水营建智慧;汉江流域

襄阳形胜与十二景分布关系图


延伸阅读:

[1] 王越,林箐.古代城邑景观体系营建探析:以古青州城为例[J].风景园林,2019,26(1):96-100.

[2] 毛华松,廖聪全.城市八景的发展历程及其文化内核[J].风景园林,2015(5):118-122.

[3] 叶可陌,李雄.丽水瓯江流域古城山水风景系统构建特征研究[J].风景园林,2020,27(7):114-120.

[4] 赵茜瑶,林箐.珠三角门户城市惠州和端州“山—湖—城—江”格局的形成机制[J].风景园林,2019,26(9):66-74.




  本期引文格式

2023/07

[1] 胡一可.景观智能化规划与设计[J].风景园林,2023,30(7):8-9.

[2] 陈然,赵晶.基于样式生成对抗网络的风景园林方案生成及设计特征识别[J].风景园林,2023,30(7):12-21.

[3] 汪洁琼,江卉卿,王敏.基于深度学习的水体生境图像分类与质量评价:以长三角一体化先行启动区为例[J].风景园林,2023,30(7):22-28.

[4] 梁佳宁,李文竹,李伟健,龙瀛.数字技术驱动的城市景观应用场景与实践路径[J].风景园林,2023,30(7):29-35.

[5] 张赫,贺晶,杨天宇,曹舒仪.人群动态分布感知下的天津市公园活力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风景园林,2023,30(7):36-42.

[6] 刘江,蒋思雨,张兵华.基于景感生态理念的历史街区场所营造智能化路径[J].风景园林,2023,30(7):43-50.

[7] 刘泽润,刘超.可持续建成环境研究的机器学习应用进展与展望[J].风景园林,2023,30(7):51-59.

[8] WEi 景观设计.大树学园:深圳坪山儿童公园[J].风景园林,2023,30(7):60-65.

[9] Surfacedesign 事务所.新西兰奥克兰国际机场景观[J].风景园林,2023,30(7):66-72.

[10] Mjölk 建筑事务所.守卫巡逻队:守卫瞭望平台[J].风景园林,2023,30(7):73-77.

[11] 宋恬恬,朱育帆.基于《清漪园地盘画样》的清漪园万寿山总体设计方法[J].风景园林,2023,30(7):78-85.

[12] 魏迪,陆毅,汪原,胡兴.信息流介入公共空间活力营造:基于城市公园的大数据循证分析[J].风景园林,2023,30(7):86-93.

[13] 骆天庆,黄胤.上海梅雨期佛甲草轻薄屋顶绿化的滞蓄效果监测评估[J].风景园林,2023,30(7):94-101.

[14] 袁青,马雪岩,冷红.冬季寒地城市公园环境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路径[J].风景园林,2023,30(7):102-108.

[15] 周卫,范少贞,闫晨,兰思仁.城市公园老年人休闲活动参与度对幸福感的影响机制[J].风景园林,2023,30(7):109-116.

[16] 崔子淇,郭巍.长三角沙地圩田类型分布识别与形态特征分析[J].风景园林,2023,30(7):117-124.

[17] 胡雨欣,洪泉,唐慧超,吴越.基于数字测绘的西湖行宫园林遗址空间特征探析[J].风景园林,2023,30(7):125-132.

[18] 王之羿,覃远,陈期钰,万敏.城市八景中的流域山水营建智慧研究:以汉江沿线(湖北段)为例[J].风景园林,2023,30(7):133-140.


  延伸阅读

[1] 包瑞清.基于机器学习的风景园林智能化分析应用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5):29-34.

[2] 蔡凌豪.风景园林数字化规划设计概念谱系与流程图解[J].风景园林,2013,20(1):48-57.

[3] 叶宇,张灵珠,颜文涛,等.街道绿化品质的人本视角测度框架:基于百度街景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大规模分析[J].风景园林,2018,25(8):24-29.

[4] 胡一可,张天霖,王磊,等.景观服务视角下城市街区感知测度及空间分布特征[J].风景园林,2022,29(10):45-52.

[5] 张洋,李长霖,吴菲.数字化技术驱动下的交互景观实践与未来趋势[J].风景园林,2021,28(4):99-104.

[6] 张洋,葛梦婷,董孟斌,等.数字化背景下人机交互对景观感知的影响[J].风景园林,2022,29(9):48-54.

[7] 匡纬.“人机交互技术”支持下的“动态”景观设计未来[J].风景园林,2016,23(2):14-19.

[8] 成实,张潇涵,成玉宁.数字景观技术在中国风景园林领域的运用前瞻[J].风景园林,2021,28(1):46-52.

[9] 张洋,夏舫,李长霖.智慧公园建设框架构建研究:以北京海淀公园智慧化改造为例[J].风景园林,2020,27(5):78-87.

[10] 刘颂,杨莹,贾虎.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上海市社区公园服务半径及影响因素研究[J].风景园林,2021,28(6):88-93.

[11] 史宜,李婷婷,杨俊宴.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市滨水空间活力研究:以苏州金鸡湖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1):31-38.

[12] 刘颂,赖思琪.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市黄浦江滨水区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3):75-81.

[13] 刘江,杨玲,黄丽坤.生态型城市公园声景体验的影响因素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5):89-93.

[14] 李良,罗寒跃,姜斌.提升安全感的大学校园景观研究及规划设计策略探析[J].风景园林,2018,25(7):42-46.

[15] 刘江,唐新蔚.基于景感生态理念的恢复性景观设计思考[J].风景园林,2021,28(3):107-112.

[16] 王兰,张苏榕,杨秀.建成环境满意度对乡村新型社区居民自评健康的影响分析:以成都市远郊 4 个社区为例[J].风景园林,2020,27(9):57-62.

[17] 刘珊珊,黄晓,尹重君.中国皇家园林仙境营造中的药用植物造景[J].风景园林,2022,29(8):45-50.

[18] 刘颂,赖思琪.多源数据支持下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使用人群多样性影响因素[J].风景园林,2021,28(9):75-81.

[19] 勒尔.中国海绵城市:一座巨型绿色屋顶实验室[J].风景园林,2018,25(9):66-73.

[20] 于冰沁,车生泉,严巍,等.上海海绵城市绿地建设指标及低影响开发技术示范[J].风景园林,2016,23(3):21-26.

[21] 骆天庆,苏怡柠,陈思羽.高度城市化地区既有建筑屋顶绿化建设潜力评析: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J].风景园林,2019,26(1):82-85.

[22] 韩冰冰,冷红.寒地社区绿色空间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以长春市为例[J].风景园林,2022,29(1):115-121.

[23] 冷红,李姝媛,赵慧敏.促进心血管健康健身行为的寒地城市公园规划研究[J].风景园林,2021,28(3):69-74.

[24] 岳亚飞,杨东峰,徐丹.城市蓝绿空间对老年心理健康影响机制的探究与检验[J].风景园林,2022,29(12):71-77.

[25] 郭巍,侯晓蕾,崔子淇.圩田景观视野下的宁波日月二湖传统风景营建研究[J].风景园林,2021,28(5):120-125.

[26] 王越,林箐.古代城邑景观体系营建探析:以古青州城为例[J].风景园林,2019,26(1):96-100.

[27] 毛华松,廖聪全.城市八景的发展历程及其文化内核[J].风景园林,2015(5):118-122.

[28] 叶可陌,李雄.丽水瓯江流域古城山水风景系统构建特征研究[J].风景园林,2020,27(7):114-120.

[29] 赵茜瑶,林箐.珠三角门户城市惠州和端州“山—湖—城—江”格局的形成机制[J].风景园林,2019,26(9):66-74.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23-07刊首语 | 胡一可:景观智能化规划与设计

《风景园林》2023-07目录 | 景观智能化规划与设计

学术主持人与您聊新刊 | 《风景园林 》2023-07 景观智能化规划与设计

LA专集 | 智能创享,慧聚于景——数字化技术辅助景观设计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3年7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王一兰

审核 曹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风景园林LAVISION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