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LA研究 | 常笛 李严 孔祥铮 | 绿洲如何影响新疆哈密地区长城军事防御体系

常笛 李严 孔祥铮 风景园林LAVISION
2024-09-03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23年第10期 P74-82

常笛,李严,孔祥铮.绿洲影响下的新疆哈密地区长城军事防御体系[J].风景园林,2023,30(10):74-82.


绿洲影响下的新疆哈密地区长城军事防御体系


常笛

女 /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 天津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信息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成员 / 研究方向为长城地理景观


李严

女 / 满族 / 博士 /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 天津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信息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 研究方向为明长城防御体系、文化遗产保护


孔祥铮

男 / 满族 / 硕士/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 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传统文化


作者写作心得 


摘要

【目的】哈密地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的主要绿洲分布区,也是新疆现存长城军事建筑遗产最多的地区。该区现有研究集中于考古、历史、地理、社科等领域,尚未有长城军事遗产与自然景观关系的专题研究。为厘清绿洲资源对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构成和军事建筑建造的影响,从环境角度展开长城研究。【方法】实地踏勘并结合已有考古调查、古籍文献、ArcGIS软件,绘制各类绿洲调节范围内长城遗产分布图,模拟军事建筑与绿洲环境的关系。【结果】可根据成因、形态和分布特点,将该区绿洲分为3类。区域内的长城军事建筑择绿洲而筑、就地取材,形成了由点状泉水调节的山体防御线、由面状湖水调节的水体防御线和由带状河流调节的平原防御线,有军事防御和交通保障两大重要作用。总结出了该地区宏观军事防御体系和微观建筑建造的新类型。【结论】绿洲资源是干旱地区长城军事建筑修筑的重要驱动力和影响因子,绿洲的形态、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地理差异性,影响了宏观的长城防御模式和微观的长城单体建造,为今后长城军事体系和建筑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绿洲景观;长城军事遗产;军事防御;长城选址;军事建筑;丝绸之路;新疆;哈密地区


哈密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是一个广泛的地理概念,包括今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伊吾县。这里分布着大小不一的绿洲,为荒漠里人类生存、军事交往和贸易交通提供了自然环境基础,成为内陆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北道的重要城镇,以及各代帝王重点经营的军事防区。其军事地位的重要性和绿洲资源的独特性使哈密地区保存了新疆全境最多的长城遗产。本研究利用ArcGIS软件确定该区绿洲和长城遗产的空间分布,进行长城遗产区域自然地貌的可视化空间模拟,结合哈密地区长城遗产的全线实地调研数据与历史文献,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古人的选址智慧,区别于以往以建筑类型、材料类型为标准的分类方式,从自然景观视角揭示地理因素对军事防御体系建构的影响


1 哈密地区的绿洲概况

1.1  地理单元

东天山余脉(巴里坤山和喀尔里克山)一路向西横亘在哈密地区中部,与其他山系一起将该区划分为3个截然不同的地理单元:1)地处天山南部,地势平缓、土地肥沃的哈密盆地,这里拥有哈密地区最多的绿洲资源;2)地处天山北部与莫钦乌拉山之间的巴里坤盆地,在巴里坤湖流域附近形成了优良的自然牧场,是哈密地区的第二大绿洲分布区;3)在巴里坤盆地以北、蒙古边境以南的三塘湖盆地,该单元内多为荒漠戈壁(图1)。


1 哈密地区三大地理单元典型地区


1.2  绿洲成因

水源在哈密地区的绿洲形成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该区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极少,区域内地形高差大(图2)。东天山的山区降水、冰川融水与高山积雪融水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哈密盆地、巴里坤盆地的边缘形成了洪积倾斜平原和洪积扇,从而造就一片绿洲。此外,充分的太阳能资源极大地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和循环,加之盆地积温,可将光热能量发挥到最大。


2 哈密地区自然条件


1.3  绿洲演进与人类活动

哈密地区的绿洲孕育了该区早期的人类繁衍和城市建设。一方面,哈密地区北连蒙古大漠、西接河西走廊、东守西域内陆,“咽喉锁钥”的军事地位不可撼动。另一方面,在众多戈壁荒漠包围之中的哈密地区绿洲,自汉代开辟官方丝绸之路后,最晚至东汉开辟新北道时,便被视作中原进入西域后在新北道上的首个落脚点和补给中枢。丝路作为中央监管的官方道路,其发展成型的重要动力来源于中原历代王朝对西域的经营。哈密地区正是凭借其绿洲资源和地理优势,成为新疆历史上经济发展、行政管理和军事防御的主要地区之一。

此外,人类活动亦推动了绿洲的壮大,其中当以古代屯田为首,对该地绿洲环境影响最为深远。在汉、唐、清这3个势力鼎盛的王朝统治时期,哈密地区的绿洲屯戍因军政备受重视,历经耕耘,是人为影响绿洲演进的重要体现。


2 哈密地区长城军事防御与绿洲的关系

2.1  长城军事遗产

新疆地区常见的长城军事遗产类型有:烽火台、驿站、卡伦和屯兵城。1)烽火台,或称烽台、墩台、亭等,其主要功能为传报军情。2)驿站,是信息、军情或物资的传递枢纽,也提供中转休息、换马歇脚的服务。清朝还演化出营塘、军台等类型。3)卡伦,意为“瞭望、守卫”,是清朝在国之边境特设的一类军事建筑,内部驻军,承担着侦察瞭望、管理游牧、监督贸易、稽查逃犯和防止入侵等任务。4)屯兵城,即用于戍守的驻军营垒。因驻防等级的差异,屯兵城的规模和形制也有不同。

新疆的文物普查队曾对哈密地区展开了3次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在长城资源调查报告和三普中共登记该区74处长城军事建筑遗产(图3)。新疆境内的长城军事建筑无绵延墙体,以点状的单体建筑为主。这些独立的烽、驿、城构成的防御体系,对中央的军政管理起到重要作用。


3 哈密地区唐、清长城军事建筑遗产分布


2.2  哈密地区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与绿洲紧密关联

绿洲对于哈密地区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有重要的支撑和影响。一方面作为干旱环境中人类长期生存的基础条件,绿洲为各类长城军事建筑的基础运行提供物质保证。另一方面作为规模更大的自然屏障,绿洲为顶层的宏观设防提供布控思路,即在建造的过程中,利用不同的绿洲形态,通过山、湖等自然屏障与烽火台、驿站等人工抵御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构筑多条防线。本研究以唐、清历史背景和遗存为研究对象,将哈密地区绿洲地带的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分为3类。

2.2.1  点状绿洲—山体防御线

点状绿洲是面积最小的一类,由点状水系调节其形态,各个绿洲间呈现出独立、离散分布的状态,以水源类型划分也可称其为泉水绿洲。莫钦乌拉山脉东北侧的洪积平原之上,多个被水流冲裂的低山沟谷间形成了独立绿洲。山下水源充足,草木茂密。唐朝统治者在这些低山顶部修筑烽燧,顺应山势走向构筑了一条山体防御线(图4)。这些烽火台隶属于唐朝北庭都护府的军政系统,受伊吾军管制,此后加以修缮并沿用至清朝。


4 点状绿洲—山体防御线


在此地区布防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该区紧邻边境,有草原部落南下侵扰之忧,及时给驻军总部传递军情紧迫且必要。二是此地经过唐朝“回鹘路”,是丝路驼队向东行进至蒙古国家的重要商道。在山前寻找合适的地点设立驿站、烽火台,用以传递军情并保障商贸道路通畅是历朝统治者的共识。唐代在此地形成的防御路线为:从伊吾军驻扎的大河城北偏西行,经过马王庙东山顶烽火台、大红山北烽火台后转东南方向,与中湖村烽火台相连,依次传信给三塘泉烽火台、四塘泉烽火台、石板墩烽火台、岔哈泉烽火台、东庄子烽火台、阔吐尔烽火台(图4)。

2.2.2  面状绿洲—水体防御线

面状绿洲由面状水系调节其形态,对周围气候的调节范围更大,以水源类型划分也可称其为湖水绿洲。该区面状绿洲分布在巴里坤湖流域。这一水域汉称“蒲类海”,为历史悠久的古绿洲。从遗存和大量文献可知,清朝的统治者在该地修筑了两条以烽火台和驿站为主的军事防线,对湖体呈南北夹持之势。中央的自然水体、南北人工防线、南北山脉,共同构成了一个防御整体(图5),这些军事建筑隶属于巴里坤汉城的绿营兵系统和满城的八旗兵系统,受巴里坤领队大臣节制。


5 面状绿洲—水体防御线


在此区布防的原因亦有二。一是宏观地理和局势所致,巴里坤盆地南、北、东方向均有山体屏障阻隔,西部则地形舒朗,如同一个喇叭口面向西部内陆,防守更为紧要。二是该地绿洲面积大、拥有悠久的建城、驻军和屯田历史,已有的交通道路可通向内陆其他重要城镇,西北可连乌鲁木齐,西南可通吐鲁番。综上,巴里坤盆地西段成为历朝重要的军事和交通隘口。在传递路线上,烽火台和驿站的选点具有高度重合性,部分烽火台和驿站形成建筑组群共同守卫(表1)。


表1  控制变量的筛选与计算


2.2.3  带状绿洲—平原防御线

带状绿洲面积在该区最大,由多条带状水系调节其形态,流域相连形成一定规模,以水源类型划分也可称其为河水绿洲。此类型绿洲分布在哈密盆地中央平原,东天山在其北延绵东西向百余千米,山沟径流如同全线覆盖的输水系统,汇聚、下渗到盆地中部。该地的军事建筑遗存有烽火台、军台两类,均修筑于清,横贯整个地区。

带状绿洲对该地军事建筑的影响和关联,与点状、面状绿洲有共通之处。建筑临近绿洲,防御线路的走向和绿洲形态皆为东西贯通状,且与东西向的交通道路保持一致,联系了甘肃、吐鲁番两地(图6)。分别为连接嘉峪关—哈密—吐鲁番的东西向线路(嘉吐线);连接嘉峪关—哈密—巴里坤的偏北线路(嘉巴线)(表2)。


6 带状绿洲—平原防御线


表2  带状绿洲—平原防御线构成


纵观3类防御线,皆以绿洲资源为依托,结合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和统治需求,形成有所侧重的军事防御线。串联起点状绿洲的山体防御线因处边境,军事保障需求更加突出,故以烽火台为主要类型;夹持着面状绿洲的水体防御线扼守军镇门户,且接壤西部内陆,故除烽火台外,还设多个驿站以满足更多元需求;纵横带状绿洲的平原防御线,与水体防御线相似,皆因其地理位置的通达性,在军事防御外也兼顾交通保障需求。


3 哈密地区长城军事建筑建造时的绿洲资源利用

3.1  选址:阔地临水、极目远眺

哈密地区的长城军事建筑在微观选址上,充分利用了洪积扇绿洲资源。三类绿洲环境下建筑所处微地形的共通处为:1)地势辽阔,或高山倨傲或旷野自立,以便于极目远眺;2)临近水源以便于生产。山体防御线的烽火台修筑于独立浅丘之上,山下皆于紧邻溪流、泉水或季节性河谷区域种植大量芦苇。水体防御线上的烽火台、驿站都修筑于巴里坤湖流域及其周边低矮的旷野。平原防御线的建筑修筑于哈密盆地的河谷平坦之处。

3.2  构筑: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哈密地区的长城军事建筑在修筑过程中充分利用洪积物和原生植被,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不同类型绿洲地表覆盖物的差异,造成了建筑材料的地域性特征。具体表现在:山体防御线的建筑选材以块石为主、辅助沙土;水体防御线、平原防御线上黄土为主要材料。芨芨草、红柳枝等植物作为拉结材料被广泛运用于建筑主体的建造上。此外,土筑建筑中还采用地表随处可见的黑色碎石作为骨料掺入以提升强度(图7)。


7 建筑细部


材料特性决定了修筑方式,故该区建筑建造也有地域性特点,在三大地理单元和防御体系中有块石垒砌、黄土夯筑、土坯砌筑3类修筑方式(图8)。山体防御线的建筑以块石垒砌为主,有块石叠砌、包砌两种做法。水体防御线的建筑以黄土夯筑为主,建造时分层、分段夯筑。平原防御线则有黄土夯筑、土坯砌筑两类建筑。


8 哈密地区现存烽火台以及驿站的修筑方式分布


4 结论

哈密地区凭借其绿洲资源的环境特殊性和军事隘口的地理特殊性,成为西域经营史上的重要篇章。本研究将长城遗产置于其特殊环境中去思考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对哈密地区的长城军事遗产与绿洲环境的关联性展开探讨:首先,绿洲资源是干旱地区维持军事建筑运行的物质基础,对哈密地区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构成和军事建筑建造起到调节作用;其次,绿洲的形态、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地理差异性,影响了宏观的长城防御模式和微观的长城单体建造;最后,形成了3种绿洲调节下的军事防御类型,即点状绿洲—山体防御线、面状绿洲—水体防御线、带状绿洲—平原防御线。

本研究为自然景观与长城遗产关联性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对探究西北边疆地区长城遗产的选址和建造智慧有一定学术价值;有助于探究丝绸之路走向与长城分布的空间关系、建构多民族地区长城遗产体系、完善中国历代统治经营西域的历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表来源:

文中图表均由作者绘制,其中照片均由课题组拍摄;图3由作者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哈密地区卷》、中国长城遗产网、实地踏勘成果整理绘制;图5《清朝巴里坤舆图》、图6《清朝哈密舆图》底图来源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新疆总图》;表1、2的烽火台信息来源于实地踏勘与参考文献[3][29],驿站信息来源于参考文献[35]。



为了微信阅读体验,文中参考文献标注进行了删减,详见杂志。

参考文献

[1] 张坤,程正荣,赵丛苍.哈密地区烽燧的调查与初步研究[J].文博,2021(1):21-35.

ZHANG K, CHENG Z R, ZHAO C C. A Survey and Preliminary Study of Beacons in the Hami Region[J]. Relics and Museolgy, 2021 (1): 21-35.

[2] 胡兴军,阿里甫,蔡浩强,等.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遗址[J].考古,2021,647(8):23-44.

HU X J, ALIFU, CAI H Q, et al. The Tang Dynasty Watchtower Site of Keyakekuduke in Yuli County, Xinjiang[J]. Archaeology, 2021, 647 (8): 23-44.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R].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Cultural Relics Bureau. Survey Report on the Great Wall Resources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R]. Beijing: Cultural Relics Press, 2014.

[4] 胡兴军,何丽萍.新疆尉犁县咸水泉古城的发现与初步认识[J].西域研究,2017,106(2):122-125.

HU X J, HE L P, The Discovery and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Ancient City of Xianshuiquan in Xinjiang Yuli County[J]. The Western Regions Studies, 2017, 106(2): 122-125.

[5] 王永强,张杰.新疆哈密市柳树沟遗址和墓地的考古发掘[J].西域研究,2015,98(2):124-126.

WANG Y Q, ZHANG J.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at the Liushugou Site and Cemetery in Hami, Xinjiang[J]. The Western Regions Studies, 2015, 98 (2): 124-126.

[6] 杨高尚. 乾隆时期天山北路军台交通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20.

YANG G S. Research on the Military Station Traffic of Tianshan North Road in Qianlong Period[D]. Urumqi: Xinjiang University, 2020.

[7] 党琳,张安福.克亚克库都克烽燧所见唐代西域治理[J].史林,2021,194(5):36-45.

DANG L, ZHANG A F. Tang’s Governance of Western Regions: An Investigation of Beacon Tower in Keyakekuduke, Xinjiang[J]. Historical Review, 2021, 194 (5): 36-45.

[8] 孙厚云,毛启贵,卫晓锋,等.哈密盆地地下水系统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演化[J].中国地质,2018,45(6):1128-1141.

SUN H Y, MAO Q G, WEI X F, et al. Hydro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Evolutionary Mechanism of the Groundwater System in the Hami Basin[J]. Geology in China, 2018, 45 (6): 1128-1141.

[9] 李方.古代民族政权与绿洲丝绸之路[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4(3):79-85.

LI F. Ancient Ethnic Regimes and the Oasis Silk Road[J]. Journal of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7, 44 (3): 79-85.

[10] 武晶,刘琴.两汉经营西域战略下丝绸之路沿线的屯田发展研究[J].西域研究,2021,124(4):10-16.

WU J, LIU Q.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Garrison Reclamation Along the Silk Road Under the Management Strategy of the Western Regions in the Han Dynasties[J]. The Western Regions Studies, 2021, 124 (4): 10-16.

[11] 赵柏伊.丝绸之路绿洲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以哈密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ZHAO B Y.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Urban Spatial Form in the Oasis of the Silk Road: Take Hami as an Example[D]. Xi’an: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2018.

[12] 陈孜,张明江,段扬,等.哈密盆地绿洲带地下水数值模拟及资源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30(7):186-191.

CHEN Z, ZHANG M J, DUAN Y, et al.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roundwater and the Evaluation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for the Oasis in Hami Basin[J].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6, 30 (7): 186-191.

[13] 高鹏文,卡斯木,如孜,等.哈密绿洲生态环境质量空间格局变化[J].草业科学,2021,38(1):20-31.

GAO P W, KASIM A, RUZI T, et al. Spatial Pattern Changes of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Hami Oasis[J]. Pratacultural Science, 2021, 38 (1): 20-31.

[14] 张俊娜,韩建业,夏正楷,等.新疆阿拉套山南麓洪积扇前缘绿洲区泉水沟遗址的古环境初析[J].第四纪研究,2022,42(1):206-222.

ZHANG J N, HAN J Y, XIA Z K, et al.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the Paleoenvironment of the Quanshuigou Site, Which Is Located on the Oasis Area in Front of Diluvial Fan at Southern Piedmont of Alatao Mountain, Xinjiang[J]. Quaternary Sciences, 2022, 42 (1): 206-222.

[1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2021新疆统计年鉴[EB/OL].( 2022-03-01)[2023-03-16].

https://tjj.xinjiang.gov.cn/tjj/zhhvgh/list_nj1.shtml.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Bureau of Statistics. 2021 Xinjiang Statistical Yearbook[EB/OL]. (2022-03-01)[2023-03-16]. 

https://tjj.xinjiang.gov.cn/tjj/zhhvgh/list_nj1.shtml.

[16] 刘子凡.瀚海天山:唐代伊、西、庭三州军政体系研究[M].上海:中西书局,2016.

LIU Z F. The Vast Expanse of Heavenly Mountains: A Study of th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Yi Zhou, Xi Zhou and Ting Zhou in the Tang Dynasty[M]. Shanghai: Zhongxi Book Company, 2016.

[17] 王希隆,杨代成.清顺康雍三朝对天山以南地方政权与地方势力政策述评:以叶尔羌、哈密、吐鲁番与清朝的互动关系为中心[J].西域研究,2018(1):40-55.

WANG X L, YANG D C. A Review of the Policies of Emperor Shunzhi, Kangxi, and Yongzheng of the Qing Dynasty Towards the Local Authorities and Powers in the South of Tianshan Mountains: Centering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Yarkand, Hami, and Turpan and the Qing Dynasty[J]. The Western Regions Studies, 2018 (1): 40-55.

[18] 李书吉,钱龙.汉唐间的伊吾及伊吾路[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8(5):33-41.

LI S J, QIAN L. Yiwu and the Yiwu Road over the Period from Han Dynasty to Tang Dynasty[J].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5, 38 (5): 33-41.

[19] 张萍.GIS技术与二千年丝绸之路道路复原研究的新思路[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7(2):57-61.

ZHANG P. GIS Technology and the Second Millennium Silk Road Roads New Ideas for Recovery Research[J]. Trends of Recent Research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a, 2017 (2): 57-61.

[20] 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LIU X. The History of Tang Dynasty[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75.

[21] 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8.

ZHAO E X. Draft History of Qing Dynasty[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98.

[22] 刘锦增.1715—1755年间新疆兵屯研究:以吐鲁番、巴里坤和哈密为中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1,31(1):110-118.

LIU J Z. A Study on Military Garrison in Xinjiang from 1715 to 1755: Centered on Turpan, Barkun, and Hami[J]. China’s Borderland History and Geography Studies, 2021, 31 (1): 110-118.

[23] 李严.明长城“九边”重镇军事防御性聚落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7.

LI Y. The Research of Military Fortresses of Nine Defense Areas Along the Great Wall in Ming Dynasty[D]. Tianjin: Tianjin University, 2007.

[24] 刘文鹏.清代驿站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LIU W P. Examination of Post Stations in the Qing Dynasty[M].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7.

[25] 白旭.新疆长城资源略论[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230(11):150-153.

BAI X. 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Great Wall of Xinjiang Resources[J].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2022, 230 (11): 150-153.

[26] 刘子凡.唐代北庭军镇体系的发展:敦煌S.11453、S.11459瀚海军文书再探讨[J].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2021(1):77-86.

LIU Z 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eiting Military System in the Tang Dynasty: A Re-examination of S.11453 and S.11459 Hanhai Military Documents in Dunhuang[J]. Sui, Tang, Song, Jin and Yuan History Series, 2021 (1): 77-86.

[27] 胡兴军.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出土唐《横岭烽状上通海镇为楼兰路截踪事》文书[J].文物,2023(3):77-83.

HU X J. Study on a Document of the Tang Dynasty Unearthed from the Kiyakkuduk Beacon Tower Site in Yuli, Xinjiang[J]. Cultural Relics, 2023 (3): 77-83.

[28] 锋晖.乾隆朝新疆八旗驻防研究[D].四平:吉林师范大学,2018.

FENG H. Study on the Xinjiang Eight Banners in Qianlong Reign of Qing Dynasty[D]. Siping: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2018.

[2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哈密地区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Cultural Relics Bureau.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Third National Cultural Relics Census Results Integration: Hami Region Volume[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1.

[30] 王卓.唐代伊州屯田与交通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2.

WANG Z. A Study of Tang Dynasty Yizhou Tuentian and Transportation[D]. Shanghai: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2022.

[31] 王玉平.唐代伊吾军的迁移与伊州屯戍布局的形成[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1,31(3):45-53.

WANG Y P. The Change of Station Place of the Yiwu Jun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Garrison Distribution in Yizhou[J]. China’s Borderland History and Geography Studies, 2021, 31 (3): 45-53.

[32]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LI J F. Annals of Yuanhe County[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83.

[33] 曾公亮.武经总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ZENG G L. General Military Principles[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7.

[34] 王振,李均力,包安明,等.1995—2020年新疆巴里坤湖面积时序变化及归因[J].干旱区研究,2021,38(6):1514-1523.

WANG Z, LI J L, BAO A M, et al. Temporal Variation in the Barkol Lake Area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in 1995–2020[J]. Arid Zone Research, 2021, 38 (6): 1514-1523.

[35] 钟兴麒.西域图志校注[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ZHONG X Q. Annotations on Western Regions Atlas[M]. Urumqi: Xinjia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2.

[36] 贺灵.中国新疆历史文化古籍文献资料译编:(10)卷 哈密·2[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6.

HE L. Compila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Literature of Xinjiang, China: Vol. 10, Hami 2[M]. Urumqi: Xinjia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6.


版面预览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23-10刊首语 | 张玉钧:国家公园的适应性规划与管理

《风景园林》2023-10目录 | 国家公园的适应性规划与管理

新刊速览 | 《风景园林》2023-10 国家公园的适应性规划与管理

学术主持人与您聊新刊 | 《风景园林》2023-10 国家公园的适应性规划与管理

《风景园林》2023-10专题导读 | 国家公园的适应性规划与管理

LA专题 | 苏诣晶 李奕 丛丽 张玉钧 | 国家公园游憩适应性管理的国际研究趋势

LA作品 | 记忆的起点:眉州文化村景观设计

LA专集 | 走进国家公园的适应性规划与管理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3年10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文章编辑  项曦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李清清

审核 曹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风景园林LAVISION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